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理论与经验证据

作者简介:
张伟俊,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中山大学高级金融研究院,zhangwj1125@foxmail.com;袁凯彬(通讯作者):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kaibin.yuan@foxmail.com(成都 611130);李万利,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liwanli0223@hnu.edu.cn。

原文出处:
世界经济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经纬度信息构造中国企业层面邻近银行网点数据,系统考察银行网点扩张对非上市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和渠道。研究发现,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在运用倍差法、边界断点回归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银行竞争渠道促进企业创新,而金融可及性渠道不显著。此外,银行网点扩张仅对中等规模企业创新产生影响,对小微和大型企业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但有助于抑制无创新企业的政策套利倾向。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揭示银行网点扩张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逻辑,对深化银行业金融改革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09 期

字号:

       一 引言

       大量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扩张与企业绩效息息相关(Demirgü-Kunt and Maksimovic,1998;Beck et al.,2004)。近年来,中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市场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国有银行改革、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及放松银行市场准入政策的相继出台。这些变化引发了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崛起,加速了银行间竞争,导致传统国有银行垄断的银行市场逐渐重构。由此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阶段,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扩张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应也逐渐受到学者关注。

       创新既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也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然而,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表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中小企业仍然受内外部因素(如融资环境)制约,企业效率低下和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愈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一系列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扩张,特别是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扩张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其能否将信贷资金更好地引入实体企业尤其是富有效率但融资难的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帮助实体经济提升质量和效率?厘清上述问题,不仅能够为银行扩张的微观经济后果提供经验证据,也可为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提供重要政策参考。

       鉴此,本文将系统考察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理。首先,我们构建一个纳入外部金融摩擦和创新因素的简化模型,充分考虑内部现金流、外部金融摩擦与企业创新的交互作用,捕捉融资约束相对紧束的非上市企业特征。其次,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非上市企业专利数据库及银行网点数据,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企业与银行网点经纬度数据,构造企业—时间层面银行网点扩张测度指标。最后,利用回归分析检验理论模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作用机制在于企业获取信贷资源的成本下降。在信贷供给侧渠道方面,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加剧银行竞争作用于企业创新,而金融可及性渠道在中国数据中未找到支撑论据。在信贷需求侧渠道方面,银行网点扩张的创新效应仅在具有一定抵押品的中等规模企业中显著,对小微和大型企业不显著。此外,银行网点扩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利用研发激励政策套取政府补贴的机会主义倾向,尤其在银行网点扩张幅度较大时,这类企业的研发投入行为将逐渐与常规企业趋同。最后,银行网点扩张还有助于模仿型企业的创新水平出现跃迁,尤其在网点扩张高分位上表现明显,其创新产出水平几近原创性企业门槛。这不仅对坚持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也对深化中国金融改革提出了新思考。

       本文边际贡献和研究意义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第一,针对银行网点扩张与创新的因果识别,区别于Amore et al.(2013)、Cornaggia et al.(2015)、Hombert and Matray(2017)、Bai et al.(2018)利用美国商业银行管制放松政策以及Levine and Warusawitharana(2021)借助欧盟主权债利差变化等外生冲击,本文基于企业与银行网点的详细地址,结合高德地图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爬取经纬度,构造高度细化的企业邻近银行网点扩张指标来规避内生性干扰,并结合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和地理边界断点回归模型辅以论证。第二,本文首次基于中国数据全面考察银行网点扩张的银行业竞争和金融可及性双重渠道。尽管学者们聚焦单一银行业竞争渠道展开了丰富的探索性研究,但未涉及银行网点扩张产生的金融可及性改善,如Chong et al.(2013)、唐清泉和巫岑(2015)及姜付秀等(2019)。金融可及性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体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密切相关(Berger et al.,2017),但在中国的作用还有待论证。第三,区别于多数侧重经验分析的相关研究(Amore et al.,2013;Cornaggia et al.,2015;唐清泉和巫岑,2015;蔡竞和董艳,2016),本文构造了一个简化理论模型,刻画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可为后续公司金融理论模型和纳入银行扩张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余下内容安排为:第二部分是文献述评与研究假说;第三部分介绍模型构建、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第四部分为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从融资约束和成本角度分析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第六部分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侧进行渠道检验;最后是全文总结。

       二 文献述评与研究假说

       (一)文献述评

       有关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尤其技术创新的影响,自Schumpeter(1911)以来持续受到学术和政策界关注。Rajan and Zingales(1998)最早基于因果效应发现金融扩张可有效促进宏观经济发展。Beck et al.(2004)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结论。然而,Levine(2005)在《经济增长手册:第一卷》中指出跨国样本研究往往存在较大内生性问题,而且在技术上很难克服。对此,Karlan and Morduch(2010)在《发展经济学手册:第五卷》中也进一步强调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金融扩张与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双向因果关系,导致难以识别金融扩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二,既有研究大多采用跨国样本数据,而宏观数据囿于样本规模较小、数据加总层级较高等限制,造成作用机制和内生性考察较为困难。沿着上述逻辑,学者们将样本细化到企业层面,进一步探讨金融扩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例如聚焦非正规金融(Ayyagari et al.,2010)、风险投资(Lerner et al.,2011)、商业银行扩张(Amore et al.,2013;Cornaggia et al.,2015;Bai et al.,2018)。在金融扩张相关研究中,商业银行扩张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还未达成一致。由于企业创新过程涉及研发活动,而研发活动的产出存在不确定性,这就可能导致债务融资会限制企业展开研发,因此商业银行扩张未必促进企业创新(Atanassov et al.,2007)。对此,Chava et al.(2013)、Cornaggia et al.(2015)及Hombert and Matray(2017)借助美国放开银行管制的准自然实验,在排除内生性问题后支持上述论断。但也有研究发现了相反证据,即商业银行扩张会促进创新(Ayyagari et al.,2010;Amore et al.,2013;Bai et al.,2018)。由此可见,虽然不少国外学者研究银行扩张对创新的影响,但结论并不统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