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和古希腊的善恶观念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姚卫群,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系教授。

原文出处:
伦理学研究

内容提要:

古印度和古希腊哲人不仅关注世界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也关注人的行为的善恶问题,探讨什么样的行为是人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人不应该做的。这也就是他们心中的善恶观念。此类观念在这两大文明古国中有多种表现,不同的哲人或派别有不同的观点。这方面的思想是东西方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和分析有关内容,吸收其中的精华或可资借鉴的成分,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9 期

字号:

       善恶观念是古印度和古希腊哲人很早就开始探讨的问题,是世界伦理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对于人类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直至今天,现代人的许多思想中仍然保持着古人提出的善恶观念。本文拟对两地的此种观念加以探讨梳理,并进行比较分析。

       一、古印度的善恶观念

       古代印度的善恶观念在历史上是发展变化的,它们在不同时期各有其时代特征,不同流派或不同哲人的观点也有差别。

       最早出现的这方面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印度圣典吠陀和奥义书中。

       吠陀是现存最早的记述上古印度人的宗教历史文献。吠陀文献中较早的《梨俱吠陀》就论及当时人们的善恶观念。如《梨俱吠陀》(10.89.3)在论及因陀罗时,说他“从来不会使朋友失望”[1](P6)。该赞歌还祈求雷神因陀罗惩罚敌人,《梨俱吠陀》(10.89.9)中也说:“过着罪恶生活的敌人不守信用”[1](P6)。《梨俱吠陀》(10.89.12)中还有“希望雷神的箭:‘像天上落下的火石一样穿透那些爱说谎之人。’”[1](P7)由此可知,在《梨俱吠陀》的某些作者看来,对人友善、守信、真诚是善;对人不友善、不守信、说假话则为恶。

       吠陀赞歌中还提到“法”或“理法”(rta)。这种概念也与当时人们的善恶观念有关。如《梨俱吠陀》(9.113.4)中说:“通过法而辉煌,宣扬法,说真话,在你的行为中表现出真诚!”[1](P28)由此可以看出,说真话和真诚被鼓励,被认为是善行。此处,真与善实际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所谓“法”或“理法”就是善的准则,人们做事以它为标准就是善,相反则是恶。

       奥义书是吠陀后期出现的一些文献。这类文献也论及了善恶问题。如《歌者奥义书》(2.23.1)中说:“应祭祀、布施、追求神圣智慧和贞行。”[2](P374-375)此奥义书认为做到这些可以获得生命的长存。这里说的尽义务就是善行,若不尽这些义务自然是不善。

       除了尽人一般义务的善之外,奥义书实际还对善分了不同层次。在一些奥义书看来,祭祀、友善、禁欲等,是初等的善行;而学习“梵我同一”的智慧,则是最高之善行。若达到此种境界,则将获得永生。永生也就是摆脱轮回,获得至善的解脱。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奥义书的主流哲学家看来,世界的最高本体是“梵”(大我),人生命现象中的主体是“我”(灵魂或小我)。但这两个主体或本体实际是一个。没有独立于梵之外的东西。当人认识不到“梵我同一”时,就会以为自己的小我实在,然后去追求自我的所谓利益,有种种贪欲,有种种行为,有行为就会有业力,就会导致生死轮回,而任何轮回形态在本质上都是痛苦的。因此,人只有认识到“梵我同一”这最高的真理,才能消除欲望和相应的业力,达到至善的状态。这也就是所谓最高层次的善。正如《广林奥义书》(4.4.8)中所说:“认识梵者,直升天界,达到解脱。”[2](P274)这解脱境界即至善境界。

       吠陀奥义书之后,古印度形成了一些思想流派。这些流派大致分为两大类:遵从吠陀权威的形成正统派,包括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不承认吠陀权威的形成非正统派,包括顺世论、佛教、耆那教[3](P4)。

       数论派与瑜伽派是理论上紧密相关的一组派别。两派的理论整体上是相通的。在善恶问题上,两派的观念分两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体现为《瑜伽经》(2.30-32)中提出的不杀、说实话、不盗、净行和不贪,以及清净、满足敬神等[4](P155-160)。高层次的善恶观念体现为对两派最高智慧的认识或体悟。这种智慧认为:有两个根本实体,即物质性或阴性的“自性”和精神性或阳性的“神我”。这两个实体结合后形成轮回世界,这一世界是充满痛苦的[5](P1)。若能获得对这两种实体的“辨别智”,就将使二者独存,不再结合,终止轮回过程,使人脱离痛苦,获得解脱。因而认识“辨别智”就是两派最高善的境界[4](P254-265)。

       胜论派也论及了善恶问题,《胜论经》(6.2.22)提到应梵行、祭祀、布施等[6](P184-185)。此经(6.1.7-15)说:“邪恶在于伤害。”[6](P180-183)这些都是此派的基本善恶观念。不过它们仅为初级层次上的善恶。而更高的层次,按照胜论派的看法,是认识事物的本质或真理,这样才是达到了一种至善状态。如《胜论经》(1.1.4)中说:“至善来自对真理的认识,来自特别的法,并借助关于实、德、业、同、异、和合句义的相似与差别(的知识)获得。”[6](P4-6)这里提到的是胜论派的六个基本“句义”(指与观念或概念相对应的实在物)。此派的具体理论都包括在对这些“句义”的基本解释之中[7](P57-60)。句义论在此派看来就是最高的智慧,获得了句义的知识就达到了至善的境界。

       正理派也论及了善恶问题。此派的根本经典《正理经》(4.2.46)中说:“借助禁制、劝制以及瑜伽这些较高精神状态的规范方法,可以达到净化我的目的。”[8](P138)此处说的“禁制”指不杀、不偷及诚实等;“劝制”指满足、苦行等行为。这些被正理派视为善行,而其反面则为恶行。不过这些善行并不是正理派的最高层次的善,因为最高的善与此派的根本智慧直接相关。《正理经》(1.1.1)中说:“至善来自对量、所量、疑、动机、实例、宗义、论式、思择、决了、论议、论诤、坏义、似因、曲解、倒难、堕负这些谛的认识。”[8](P1)这里提到了正理派的“十六谛”,此派的各种理论基本上包含在这“十六谛”的理论框架之中[9](P370-374),认识十六谛的智慧被认为是“至善”,获得了这至善才能脱离痛苦,达到解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