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家大女儿4岁半,两天前发热,胃口不佳,流口水。我以为可能是感冒了,就给她吃了一些退热药,但第二天还是不愿吃饭,说嘴巴痛,伴有呕吐,我就马上带她去看医生。经医生检查发现口咽部明显充血并伴有不少小的疱疹,确诊为疤疹性咽峡炎,给口涂2%碘甘油,服用中药,一周后痊愈。现在大宝已基本好了,但过程当中手忙脚乱,孩子也挺遭罪的。家里还有二宝,2岁,当时隔离了,但害怕她后面也会得,想问下怎么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呢?通常是哪些症状?预防的话,平常要注意些什么? A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7岁以下孩子,因为他们自身的免疫机制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较为低下,容易感染发病。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通常有哪些症状? 首先是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亦可高达40℃:以上,可引起惊厥,热程2~4天,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发热期间年龄较大的孩子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咽痛也是重要症状,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年幼患儿会因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呕吐等。检查咽部会发现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毫米,数目多少不等,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外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有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轻症病程1周左右,个别重症患儿治疗时间将延长。 该如何治疗? 该病用抗菌素一般无效,一般注重局部用药。体温38.5℃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用退热贴、头部冷敷、枕冰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亦可遵照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等药物降温。 中医认为小儿发生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中医“疫病”“温毒”“口疮”等,也可以选用养阴清热润喉中药,如生地、玄参、北沙参、射干、桔梗、蝉衣、黄芩、胖大海、生甘草,煎汤服用;也可以外喷口腔鸡金青黛粉:取鸡内金、青黛粉各30克,将鸡内金煅研为极细面,再与青黛粉相混拌匀,取适量吹喉,每日数次,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护理方面,患儿衣被不宜过厚,鼓励孩子多饮水,常用淡盐水漱口,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当孩子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及时治疗。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辛辣食物会刺激口腔中疱疹,使病情加重;过烫的食物会刺激疱疹,加重疼痛,延缓恢复;酸性食品也会加重病情,不利于恢复。建议清淡饮食,予以半流或者流质食物,如白粥、面条等,有利于吞咽、消化,也可以减少刺激,利于病情恢复;要多吃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多的食品。 推荐食疗方—— 取蒲公英5~10克、绿豆3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蒲公英加水煮20分钟,去渣取汁;用药汁加入绿豆、粳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调味即成。温服食,有清热解毒降火功效。 取橄榄3克、蜂蜜1匙。先将橄榄放入清水中煮片刻,然后加入蜂蜜调匀,分多次饮用。有清热解毒、利咽润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