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教育”的三重含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振东,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基本理论。重庆 400715;康晓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重庆 400715;重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重庆 40133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狭义的劳动教育专指以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目的的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广义的劳动教育包含“三重含义”:一是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二是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三是作为实现育人目标重要途径的劳动活动。无论是将“五育”之“劳”简单代换为“劳动教育”,还是将劳动教育仅仅等同于各种形式的劳动,都不符合教育学的逻辑体系,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本意,还带来了实践操作的困惑。强调劳动教育要区分广义与狭义,广义的劳动教育并不是“三重含义”机械相加的总和。第一、第二重含义是“为了劳动的教育”,包括爱劳动(德育范畴)和会劳动(技术范畴);第三重含义是“为了教育的劳动”,通过劳动教育人、培养人。厘清广义劳动教育概念下的三重含义,才能理论上清晰,实践中不困惑,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1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21)01-0230-09

      刘世峰在《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中首次提出“劳动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教育专指以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目的的劳动教育。①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劳动教育被定义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②显然这是从狭义的角度对劳动教育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劳动教育不一定要固定于某个时期某种特有的模式,劳动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时至今日,不能再片面地理解劳动教育,而是要在一个变迁、转型、过渡的意义上理解今天的劳动教育。传统教育学上呈现的关于“劳动教育”的三重含义当然可以作为广义劳动教育的内涵:一是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二是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三是作为实现育人目标重要途径的劳动活动。我们不是削足适履去适应教育学的框架,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广义劳动教育所包含的三个层面的特定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一、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

      最早出现在我国教育方针、政策里的劳动教育是纳入德育范畴的概念。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42条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③。据此,中小学一直把“爱劳动”作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教育“有了巨大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目前中学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缺点和错误特别严重的是忽视了劳动教育,对于旧社会学校教育中流行的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剥削阶级思想,没有进行系统的深刻批判,这是一个原则性错误。”为了纠正这一错误,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下文简称《指示》)将劳动教育明确纳入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指示》中提道:“关于劳动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观点,将劳动看作光荣的事业,热爱劳动,对劳动具有自觉的积极的态度;纠正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工农体力劳动者的错误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应当配合着课堂教学,适当组织学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教育意义的体力劳动”。④此后,各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如《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1956年)、《关于对中学和师范学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联合通知》(1957年)、《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59年)、《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的通知》(1980年)、《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2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均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⑤

      教育方针政策通常根据教育学所揭示的规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并没有时间建构自身的教育理论,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明确了新中国的教育应以苏联教育为榜样。凯洛夫的《教育学》是当时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代表,在凯洛夫的《教育学》中,劳动是在个体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社会道德品质和劳动观念的活动,教育中的劳动更重要的是彰显劳动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则以培养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为首要任务。⑥中国以苏联教育学体系为蓝本,结合具体国情在教育学内容上添加了劳动教育,创立了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刘佛年1961年应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要求,担任教材编写组负责人,并于1979年正式出版了《教育学》。刘佛年在其教育体系当中提到思想教育、生产劳动和体育卫生是培养“劳动者”的三种教学形式,思想教育就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劳动观点的教育。⑦改革开放之后,《教育学》的著作编写由一枝独秀走向了百花齐放,1979-1988年10年间,正式出版教育学教材78本。⑧其中,1984年由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教育学》比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其明确区分了劳动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列为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提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品质,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有重要的意义。⑨同期经过多次修订再版的由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999年由王道俊、王汉澜主编,重新出版的《教育学》(新编本)中,更直接将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一同纳入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中,并且提出了劳动教育的要点是养成热爱劳动习惯,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新风尚,勤奋学习、为参加现代化建设做准备,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⑩依照苏联板块结构体系建立的这一系列教育学著作的正式出版,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学体系的形成。无论是按传统教育学的理解还是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定义,都把劳动教育划归为德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专指以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目的的劳动教育。

      总的来看,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学揭示的规律是一致的,共同指导教育工作实际。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党和国家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统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不断在调整,但其基本精神就是坚持培养“建设人才”或“劳动者”。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章的文教政策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1)以体力劳动为生存活动的劳动阶级成了受教育者,作为生活源泉的劳动则是教育所要培养的国家建设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公德之一。劳动以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行为和塑造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姿态存在于教育制度当中,作为思想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鉴于当时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劳动的具体内容的规定仅能表现为体力劳动即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产劳动,缺乏凯洛夫《教育学》中以机器大工业为背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国家迫切需要在经济领域之外、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内建立新时期的教育。从此,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通过传授劳动知识、宣传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来塑造社会主义社会所需的道德品质,并在学校教育中施以制度化教学。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2)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方针。201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有了关于教育方针的最新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者”或“建设者”无论在哪一时期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急需人才。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决定了培养出来的人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寄生虫,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什么社会角色,都要爱劳动、诚实地劳动、创造性地劳动,为社会劳动。然而在部分青少年学生中,始终存在着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人民、贪图享乐、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特别是不愿意做体力劳动。这种状况与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极不相称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自然地承担起使全体青少年懂得用辛勤劳动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具备热爱平凡劳动的思想感情,具有根据国家社会的需要去从事任何一种劳动的决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