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解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翌妍(1992- ),女,吉林吉林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孟宪生(1970- ),男,黑龙江海伦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重要论断,体现习近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理念,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金钥匙”。结合经典文本,立足时代之需,对这个重要论断进行内涵把握,揭示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人民立场和本质观念,进而明确贯彻落实这个重要论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使命,为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供学理支撑,是对这个重要论断展开深入解析的意涵追求。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1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2-0043-05

      自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1](以下简称“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以来,学界从相关论述、思想脉络、时代背景、现实问题、根本任务、战略战术等多个维度做了诸多阐释。这些学术阐释深化了人们对“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的认识和领会,同时也使得这样三个基本理论问题突显出来:“人民有信仰”是指“何种信仰”?这种信仰同“国家力量”和“民族希望”之间“有何关系”?以及应当“如何确立”这种“人民信仰”?为了推进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本文尝试解析“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通过挖掘深刻内涵、剖析立场观点、揭示本质追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观上深化对习近平关于“人民有信仰”“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要论述思想的认识和把握,为新时代“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提供理论参考。

      一、“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

      在精神实质上看,“人民有信仰”重要表述是一个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重要论断所述及“人民——国家——民族”和“信仰——力量——希望”两个逻辑链条足够宏大而根本,提出了一个极富话题性、融涵着哲思与现实感的重要理论课题,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共同提出了一个指向时代精神状况的总体方向问题,即“我们在这个时代信仰什么?如何信仰?”说到底还是要回答“中国向何处?”“人类向何处?”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本身就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命题,“人民信仰”“国家力量”“民族希望”无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观,反映出习近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精神,揭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追求。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解读,有助于把“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具体实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精神,贯彻落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学科内涵和理论谱系。摆在这些工作面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挖掘“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和思想逻辑。

      理论起点:“人民有信仰”。作为理论起点,需要明确这里所说的“信仰”是指“什么信仰”?回答这个问题,应当根据具体文本。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人民有信仰”是2015年2月28日,他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3]这是面向全国民众,立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考虑到历史和现实,这里所说的“人民有信仰”显然是个广义范畴,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多元信仰并存的“人民信仰”,是信仰的复数。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样是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部分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并把“民族有希望”和“国家有力量”换了先后顺序。可见,“人民信仰”并不是要求人民必须都信仰马克思主义,也不是要求人民必须信仰某种宗教,而是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不过,联系这两次重要讲话的前后文来看,“人民有信仰”中的关键信仰、主导信仰、核心信仰,亦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所要着力培植和铸育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这个重要论断后,紧接着就明确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4]这里所说的“理想信念教育”显然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也是为了在全社会培植和坚定理想信念,根本旨归还是要引导人民群众确立并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此岸世界的真理”[5]“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6],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有助于强基固本、凝心聚力,完成“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具体内涵,在2018年12月18日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7]在此意义上讲,“人民有信仰”的核心内涵应当包括三个层次,根据程度和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构筑“人民有信仰”作为理论起点,包括两层工作:一是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其他社会信仰或不信仰,包括宗教信仰或不信仰;二是在构筑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要把“信心”“信念”“信仰”统合起来,既要整体推进又要区分层次,循序渐进、体现差异、遵循规律,最终指向“让人民有信仰”这个教育固本目标。

      中间环节:“国家有力量”。作为中间环节的“国家有力量”,是指什么力量?这些力量源自哪里?谁的力量?何以凝聚?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有意识有生命力的人才是主体,既是创造思想的主体,也是转化和实现思想的主体。“信仰要靠行动来表达:不能带来行动的信仰是不存在的,行动也必须表现出构成行动的信仰的特征。”[9]思想只有被实现,才能创生力量,信仰只有被践行,才能创造奇迹。“人民有信仰”作为理论起点,仅仅表明观念认同和思想确立,不可能人民信仰什么就立即拥有什么。科学的信仰从来就不是变戏法,而是要付诸实干和意志,经过“国家有力量”这个中间环节,用“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的实践”,使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组织和凝聚广大民众在践行信仰、转化思想过程中转化磅礴“国家力量”。人民群众是“国家有力量”的主体来源。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0]这个“中国力量”是以“中国道路”为核心的,聚合了思想力量、道路力量、物质力量、制度力量、文化力量等多方面能量的“磅礴力量”。作为承载“中国精神”、支撑“中国梦想”、彰显“中国价值”的“中国力量”,既是合力,也是原力,既是民族力量,也是世界力量,不仅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生不竭动力、强大意志,也为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11]。

      价值追求:“民族有希望”。习近平多次谈到民族有没有希望这个话题,比如他在谈及“英雄”时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12],在谈及青年成长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3]等。民族的希望就是民族存续发展的前途命运和未来出路,“有希望”的民族就是具有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希望”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最伟大的共同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14]“中国梦”作为“民族希望”的精神实质,实现了国家发展目标、民族前进方向、人民奋斗追求的高度统一,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谋求民族复兴、追求美好生活的根本宗旨和奋斗初心。在此意义上,“民族有希望”构成“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的价值追求。事实上,围绕“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所谋划和实施的新时代铸魂育人工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并不把建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作为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而是把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和追求人民美好生活作为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用习近平的经典表述来说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5],这是习近平提出“人民有信仰”重要论断、谋划当代中国铸魂育人战略工程的深刻用意和根本追求,实质在于让理想照进现实,让信仰落地生根,让力量汇合凝聚,让希望成就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