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21)03-0001-10 一、“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创新效应 (一)“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提出背景 农业产业链是根据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基于纵向视角实行产加销一体化,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有效整合,使之成为有机整体,且高效组织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农产品的价值增值[1-3]。伴随新一代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和现代体系加速完善,初步产生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现代产业格局,但仍凸显诸多困境,尤其是农业生产组织模式较为单一和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无法获得持续、高效的融合,进而造成传统的农业价值链在构建过程中凸显诸多问题(表1)。 当前,中国的农业生产还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模式,而农民更是缺乏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价值链以及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认识。这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无法获得有效拓展的原因之一。针对传统农业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将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而2015年、2016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推进农业产业融合”,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重构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农业”视为率先“互联网+行动”的“示范行业”。作为“互联网+农业”的升级形态,“互联网+农业产业链”能有效革新农业领域的上、中、下游产业,而与此相关的环节涵盖养殖、加工、销售、物流、服务、消费等[4-7]。同时,“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形成的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主要与农资电子商务、农村互联网金融、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紧密相关,并会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种植(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物流业等产业融合、创新,从而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农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实际上,“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具有较高的发展空间和潜能,能有效解决传统农业产业链存在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相互割裂的困境,亦可提高农业物流技术水平、促进物流信息共享、简化农户贷款程序、促进农产品网上销售,更是可高效克服农产品规模效益低、信息非对称、物流运输速度慢、交易成本高、物流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8-10]。“互联网+”正逐步优化农业产业链的全流程,进而提高农产品体系建设、冷链生鲜、品牌农业等整个产业链的收益,从此意义上看,“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被视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多重效应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是指依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对现代农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造与升级,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完成“互联网”与“农业产业链”的深度嵌入,从而创造出一系列崭新的发展生态,最终增强现代农业的竞争优势和提高现代农业的附加值。其一般折射出多重含义:第一,互联网被视为一种技术、工具、途径或媒介,而“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核心在于把互联网的信息技术、通信渠道、思维方式渗透于现代农业;第二,“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主旨体现为大幅度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故应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运用相关的互联网技术,且促进二者深度融合;第三,“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归宿是“增值”,即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收益要超过因此而增加的成本。“互联网+”在政策、技术、市场等相关因素的推动下依靠塑造网络平台有效集聚资源,并逐步产生开放、共赢的农业互联网生态圈,最终推动农业产业链全流程一体化的发展。“互联网+”对传统农业产业链的优化重构,在本质上可被看成是依靠逐步释放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量,在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高效处理“农业生产多样性”与“对接市场精准性”和“农业增产(成本领先)”与“农民增收(差异化)”之间的矛盾。“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是实现“互联网+模式”战略转变的关键,其具有拓展效应、共享效应、优化效应、创新效应和标准效应。 1.拓展效应。这一般体现为互联网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化转型。中国农业经营模式主要停留于“播种—生产—收割—出售”的传统模式,这显然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尽量突破把产业局限于第一产业领域的传统做法,陆续延伸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二、三产业,从而产生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极大突破产业间的边界,促进产业间的跨界融合,从而塑造集群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全产业链。此外,“互联网+”能优化农村金融的社会化服务,即:依靠运用互联网技术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动机,特别是通过手机银行分析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而借助于手机植入农户的社交网络能搜集用户的交易数据信息,从而推进农户的信用评测和贷款评判。 2.共享效应。“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有效依靠信息技术渐渐完成农业的规模报酬递增,借助于流程、方式、规则创新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逐步实现在品质、服务、体验等方面的精确调控,从而陆续减少甚至消除低效的生产。“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目标主要体现为“资源分享、效益提升”,其既能陆续构筑一体化经营平台和大数据治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高效提升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和整体优化农业产业链,最终增强农业产业链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协同度”,又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非农产业经营主体的参与热情和不断优化农业外部的发展资源,并进一步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塑造立足于“互联网+”的农业分享经济理念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