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后,新技术快速推进,使摄影实现了大众化、日常化,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凸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挺进而带来的历史意识的增强、艺术创新的呼唤,中国摄影艺术近年来的发展体现为在守望本体与艺术嬗变两个方向上的努力和诉求。 一、影像与历史的相互嵌入与视域融合 2018年,全社会借助影像对改革开放40年历史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回顾,成为近三年以图证史、图史走向视阈融合①的开端。 国家层面进行了影像化的改革开放40年历史记忆的建构,其中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就是明证和体现。此次展览以影像、图表、文字、言语和实物及模型等形式,建构起了一个系统化的话语系统。其中,影像的运用极具代表性,充分发挥了摄影现场性、客观性的特征,用不可重复的历史瞬间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的高度概括:“一次伟大觉醒”“一次伟大革命”“重要法宝”“关键一着”,并以令人信服的见证方式凸显历史进程中的节点细节。以此展为示范,不少地方和行业都对本地区、本行业4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进行了影像化的回顾。所有这些,便构成了“影像中的改革开放史”。 中国摄影业界在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活动中,立足于“影像记忆”的梳理,邀请大批纪实摄影家出场,或者他们主动出场,在各种媒体上以系列化的形式、专题性的内容,不断呈现中国社会在这40年中的各个侧面,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位感、角度和时代意识,一方面重温走过的场景和道路、记忆中的人物与形象,另一方面从历史建构的角度,再次重温摄影的纪录职责、影像的客观力量和摄影人的天职与任务。这其中,北京国际摄影周“时代与方位——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家作品展”特别在影像叙事中注重时间轴上日常生活现场的呈现,并试图在空间方面建立起摄影家的方位感。 2019年,全社会在借助影像对改革开放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时间溯到1949年,回望新中国70年的历史。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的引领下,“影像中的历史”和“历史中的影像”二者交融引发人们对影像属性的进一步探究。中国摄影业界立足于历史梳理,请策展人和大批纪实摄影家出场,以系列化形式、专题内容,重温记忆中的人物与形象,从历史建构的角度,强调影像的客观力量。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和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影像:时间与记忆”主题展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2019年末到2020年,新闻摄影仍在向前发展。面对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两大主题,摄影记者交出了优秀答卷。在武汉交通管制期间,十余家中央媒体记者分几批奔赴一线,多角度纪录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国摄影家协会派出的摄影小分队在武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为武汉的医护人员拍摄肖像,拍摄各种生活情态、各条生活保障战线上工作人员的劳动场面。卫生健康系统宣传部门也组织了本系统全国范围内的拍摄纪录工作。湖北省摄协和武汉市的摄影人也组织起来,发挥近距离的优势,长时段、多方位地拍摄了大量极具现场感的作品。这些摄影人的努力,都体现了特殊时期的担当精神。疫情期间,最直接、最生动、最具现场性的影像常常诞生于在场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大众参与日常影像记录的广度与深度又进一步得到延伸。最早在网络上传出的影像纪录片《封城日记》(9集)便是一位身在武汉的年轻人拍摄的,后来的一部《方舱日记》是一位新冠肺炎病人拍摄的。回顾近年在网络上点击率最高和传播面最广的照片,也大都是各种职业的影友拍摄的。 与抗击疫情同时进行的是全国范围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各地的摄影组织,一方面记录抗击疫情过程,一方面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跟踪拍摄,有的以贫困户为线索,有的以扶贫干部为线索,有的以新村建设为线索,展开观察和纪录。不少地域摄影人把该地的老照片与新影像进行同机位、同框比较,效果强烈。 将社会纪实影像加以梳理,涉及的学术话题很多。总的来看,是影像与时间的关系问题,涉及影像与历史的相互嵌入和视域融合、社会纪实摄影的价值和当代延续、影像生成中的意识和无意识、指涉现实与虚拟现实、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影像与记忆建构、影像与文本的传播等问题。这样的讨论和研究,对于推进摄影艺术的学术积累大有裨益。 影像与时间的关系是近年来摄影业界策展人和参与展览出版的纪实摄影家思考的中心点。在有无内容的问题上,摄影是“有胜于无”的绝对主张者。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目的,部分人坚持面对现实生活拍摄了四五十年,他们的影像作为“时间的遗址”,成为了过去事物“曾在”②的证明,成为各个年代人们记忆的温床和追忆的引语。在大量类似影像中,一批含有文字说明全面而准确的影像还被运用到国家出版和发行的历史纪录片和历史文献中,成为话语体系和文字链中支撑性的力量。面对来自不同方位的影像,有不少人不厌其烦地谈论着影像与真实性的哲学关系。有人试图以哲学层面上的全称否定判断将这样的影像价值一笔勾销;也有的人试图用这样的静态默片来彻底复原历史现场,但由于其沉默与遗址般的晦涩而很难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这样的影像,是摆在摄影评论家、图片编辑和策展人面前的一个难题,它们是散碎的生活切片,同时散发着思想光芒;它们大多难以系统化地说明具体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却铭刻着时间的划痕、积淀着生活的底色。在光刻和绵延的双重制约下,“过来人”才能深深体悟其中透现出的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力量和生命存在的质感。海德格尔曾经说,艺术作品存在于“历史”和“物质”的缝隙和张力之间。笔者认为这个判断可以运用于面对现实实拍得来的影像,这样的影像有说明性,连接着物化存在,也连接着主观认知;一方面它们有面对历史言说的成分,另一方面又受制约于电子的物理运动或胶片的化学变化。从摄影的本体属性来说,一个视点下的空间透视关系和具有整体感的主体选择,是生成影像空间维度上的张力;有意识的画面营造与无意识的客观信息流露,形成美学和历史学的张力;而以瞬间的方式凝冻永恒,则是影像与生俱来的在时间维度上的第三种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