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优先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良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青年发展政策和青年工作理论(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新时代青年发展进行中长期规划的过程中,从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做出了青年优先发展的重大决策。青年发展属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范畴,青年优先发展的本质含义是运用政策工具支持和帮助青年发展,使青年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能够适当地超前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青年优先发展的提出,不仅符合青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契合中国强起来的现实需要。青年优先发展既是一种人的发展思想,又是一种国家发展战略,还是一种公共政策实践。这就是说,青年优先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青年发展理念和青年工作原则的层面,而是应该走向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转化为一个个具有可操作性、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工作项目。实现青年优先发展要在促进青年发展的人员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这些都有赖于建立起多元合作、协同治理的工作机制。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1 年 09 期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4月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提出:“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1]这使得“青年优先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一种闪亮的关于人的发展思想,并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支撑性力量,从人的发展思想跃升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性问题。在新时代实施青年优先发展战略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顺利进行,也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和政治智慧的直接检验。青年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顺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流,契合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重大发展,也是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理论的重大创新。青年优先发展尽管经常出现在青年工作相关文件和会议之中,在青年工作领域已经为人们所广泛熟知,但如何科学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正确把握其存在的合理性、推动其在实践中落地生根,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问题。本文运用青年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对青年优先发展的基本内涵、提出依据和实施路径做出系统的理论阐述,以促进其进一步得到更有力的实施,取得更显著的实效。

      一、什么是青年优先发展

      (一)青年优先发展的思想渊源

      就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2]青年优先发展也是如此。青年优先发展作为一种人的发展思想,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很早之前就已存在。从史料看,人们在古代社会就意识到世代更替的客观性和培养后代的必然性,因而注重青年的抚养、教化和训练。这既是人的生物性使然,更具有社会性内涵。可以说,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青年发展就一直是家庭操心、社会关注、国家支持的重大而优先的公共事务。大量史实表明,我们的先辈很重视青年的成长发展,为青年成长发展倾注了辛勤的汗水,展现出宝贵的智慧,留下了“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许多传世佳话。德才兼备、家国情怀、民族脊梁、仁人志士,成为历代中国先进青年追求的高远目标和崇高理想。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自身发展和自强不息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汇聚成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认识到青年人的优点和长处。“后生可畏”“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样的名言,可以被看成是青年优先发展的思想萌芽。梁启超1900年在惊世妙文《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人常思将来”“少年强则国强”,把青年看成是破旧立新的力量和重振中国雄风的决定性角色,这契合了青年优先发展思想。

      在20世纪后半期,青年优先发展随着联合国青年议题的提出而逐渐成为国际青年事务的关注焦点。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进入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公共政策视野”[3],联合国把1985年设置为“国际青年年”,这推动了各个国家更加关注青年的成长发展,为青年优先发展创造了更良好的环境。1995年联合国大会第50届会议通过的《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提出了教育、就业等10个青年事务优先领域,2005年联合国大会第60届会议又增列了全球化对青年男女的复杂影响、使用和获得信息通信技术等5个青年事务优先领域。联合国提出的这15个青年事务优先领域,明确了世界范围内要优先考虑、具有共性的青年发展问题,为各个国家制定本国青年发展政策提供了一个有参照价值的内容框架。联合国2000年4月发表的《我们民众:秘书长千年报告》把“为青年创造机会”列入优先领域,至此,“把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在国际社会间已达成基本共识”[4]。

      中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青年进行教育培养,在促进青年成长发展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近年来对新时代青年发展进行了10年规划,做出了青年优先发展的重大决策。《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提出了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5]“青年首先要发展”[6]“坚持党管青年原则”[7]等一系列青年发展新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深化了党的青年工作理论的内涵和价值。

      (二)关于青年优先发展的相关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在青年发展日益突出、日渐重要的形势下,中国青年研究界对青年发展及其优先性给予了比较集中的关注,许多学者就青年优先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

      一是明确了青年优先发展的思想。田杰2002年提出了“青年优先原则”的思想。他基于对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工作发展战略的思考,指出“青年优先”是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因而中国青年工作要“努力争取在社会公共事务领域,确立青年优先原则”[8]。杨雄2006年提出了“青年发展国家战略”的思想。他认为,以当时为时间点的未来15-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接力棒将历史地落到当时的中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身上,因此,国家应从大时段、大视野认识青少年发展的战略意义[9],“应当开始考虑制定青年发展的国家战略。从制度建设层面上应确定青年发展摆在未来社会优先发展的位置,鼓励有创新思想的一代青年脱颖而出,为他们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以实现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10]他指出,筹划“青年发展国家战略”首先要确立“青年优先发展”理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