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价值

作 者:
周丹 

作者简介:
周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现代性是关于现代社会的哲学表征,资本是现代社会的核心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何能够处于现代性之中却超于现代性之上?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资本形态从生产关系这一中介入手,驾驭传统的资本逻辑,既激活“资本的文明面”,又克服资本的生产性矛盾,同时避免陷入资本形而上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资本为基本标识的中国现代化,为人类社会走出现代性困境,实现人的解放,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08 期

字号:

      对现代社会来说,资本是一个核心概念。如何更好地驾驭资本,是不同社会形态都必须面对的现代性问题。恩格斯认为:“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改变、调整生产关系,用公有制及其资本形态驾驭传统的资本逻辑,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性超越。

      一、资本逻辑导致资本主义困境

      在种类繁多的现代社会批判理论中,马克思的资本批判是最深刻的现代性批判。他清楚地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②与那些“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相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崭新的、先进的,创造出比过去一切世代都要多、都要大的生产力。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工业较发达的英国是工业较不发达的德国的“未来景象”,资本主义并非发展过头,而是发展不足。然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遵循一些“铁的必然性和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始终不可克服,导致资本驱动力的衰减,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逻辑导致资本主义困境,这是由资本的内在否定性决定的。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资本的逻辑是增殖。那么,资本如何增殖?早期的重商主义认为,资本在流通中实现增殖,“少买多卖”是财富积累的方式。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产业资本逐步取代商业资本,国民经济学逐渐把注意力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譬如,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到李嘉图,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到西斯蒙第,劳动价值论在国民经济学中作为第一原理逐渐确立。然而,正如马克思指出:“没有私有财产的财富是不存在的,国民经济学按其本质来说是发财致富的科学。”③当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资本利润当作无条件的基础和前提,那么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是符合等价交换的。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的秘密,找到了剩余价值这一中介。通过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困境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的物化逻辑。

      资本在生产中增殖,以商品为物质载体。“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总和”,④这个价值差额就是剩余价值。按照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的关系,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只是转移价值而不创造价值,以工人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剩余价值(m)由可变资本(v)产生。同时,按照死劳动和活劳动的关系,工人的劳动能力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即工资),这个价值差额也就是剩余价值。在资本方面表现为剩余价值,在工人方面表现为剩余劳动,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了资本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⑤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增殖、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内在原理。这为何导致资本主义困境?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资本支配下的生产的四个悖论:“(1)必要劳动是活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的界限;(2)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和生产力发展的界限;(3)货币是生产的界限;(4)使用价值的生产受交换价值的限制。”⑥

      一是必要劳动与工人工资的悖论。资本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增殖,要求剩余价值和剩余劳动最大化,与之相对,要求必要劳动最小化。正如商品本身不是资本,商品占有者本身也还不是资本家。资本要实现增殖,商品必须卖出去,只有这样,商品占有者才能转化为资本家。在商品向资本的转化过程中,又要求工人购买力最大化。很显然,工人工资最大化与必要劳动最小化是绝对矛盾的。马克思说:“每一个资本家自然希望其他资本家的工人成为自己的商品的尽可能大的消费者。但是每一个资本家同自己的工人的关系就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本身,就是本质关系。”⑦每个资本家都希望,一方面千方百计压低自己的工人的工资,另一方面又把其余的整个工人阶级都当作消费者和交换者,希望在其他的工人那里实现利润,完成资本增殖。就资本的现实趋势而言,为了不断增加剩余价值,就会不断增加相对剩余时间,与之相对,必要劳动时间就会不断减少,因此工人的实际交换能力是不断降低的。这也是最少工资与最多消费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导致贫困积累和生产过剩。

      二是资本的剩余价值与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悖论。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剩余劳动凝结在商品当中。只有这些商品能够流通出去,才能转化为剩余价值。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资本增殖就无法完成,反过来还会把卖不出去的商品(剩余劳动)销毁,甚至把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新机器、新技术等作为过剩产能毁掉或者搁置不用。马克思说:“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生产过剩是不是可能的和必然的,这个问题的整个争论焦点在于:资本在生产中的价值增殖过程是否直接决定资本在流通中的价值实现;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价值增殖是否就是资本的现实的价值增殖。”⑧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给出了否定答案,并且反驳了李嘉图和西斯蒙第这两种流行的国民经济学观点。李嘉图认为,生产和资本自行增殖是一回事,只要生产出来就能流通出去。生产遇到的限制是偶然的,自身能够克服。西斯蒙第认为,生产会遇到限制,而且这是资本的固有矛盾,但是可以通过习惯、法律等外部手段去限制生产的条件,以确保生产和流通一致。马克思指出:“资本按照自己的本性来说,会为劳动和价值的创造确立界限,这种界限是和资本要无限度地扩大劳动和价值创造的趋势相矛盾的。”⑨剩余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所面临的根本性难题是,资本的无限增殖和无限扩张。

      三是货币与生产的悖论。按照国民经济学的逻辑,生产和流通是一致的,那么扩大生产是资本的必然要求。在投入生产的资本(产业资本)有限的情况下,资本家就会向借贷资本求助。当生产的商品在流通中受阻,就无法转化成货币,继而无力偿还贷款,也无法对生产进行新的投资,进而导致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相互间的资金链紧张。马克思认为:“在生产过剩的普遍危机中,矛盾并不是出现在各种生产资本之间,而是出现在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之间,即出现在直接包含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和在生产过程以外(相对)独立地作为货币出现的资本之间。”⑩国民经济学幻想成为“货币魔术师”来解决这一矛盾,人为地创造更多的货币,但货币的任意贬损将牺牲作为社会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在金融资本日益成为资本一般形式的现代社会,货币对生产的限制越发明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