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14日,加亚尔政府倒台。此后1个月的时间内,法国处于无政府状态。5月14日新组建的弗林姆兰政府又遭遇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殖民军的叛乱,法国甚至面临着内战危险,直到6月1日戴高乐上台,危机才最终结束。这次持续的危机及其解决无论对法国国内政治,还是国际政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敲响了第四共和国的丧钟,随后法国建立了更富生命力的新政体——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它带来的新因素——戴高乐和戴高乐主义,导致20世纪50年代末以及整个60年代的国际关系出现很多新变化。 对于这次政府危机,法国史和戴高乐传记的作者多从法国内政角度出发,鲜有提及其他国家①;少量涉及美国、英国反应的著作,基本上是从各国的阿尔及利亚政策来分析。②本文则以美国外交和美法关系为视角,讨论美国对法国国内政治局势变化的情报评估、政策选择及其影响。 一、积极干预:美英斡旋与加亚尔政府的倒台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这次持续的政府危机的导火索是1958年2月萨基埃特事件和美英的斡旋行动。突尼斯独立后,给予当时正进行抗法独立斗争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和民族解放军以积极支持。突尼斯领导人哈比卜·布尔吉巴(Habib Bourguiba)公开声明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并指示其驻联合国代表投票时“处处和法国的论点针锋相对”。③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隐匿于突-阿边境的突尼斯一侧,时不时对法军展开袭击。根据法国的情报,萨基埃特·西迪·尤素夫村(Sakiet Sidi Youssef,距离边界1.5公里)已成为阿尔及利亚人的村镇,这里的突尼斯居民大都已搬走;这里是阿军的训练营、军火库、补给站和娱乐中心,在突尼斯的五六千名阿军中有2500人在此驻扎。为了打击所谓的“叛军”集中地,法军于2月8日对萨基埃特进行持续1小时的空袭。尽管法国军方对空袭效果表示满意,但空袭造成了实际的人道主义灾难和接踵而至的外交冲突。空袭造成68名突尼斯人死亡,近130人受伤。在该村附近执行任务的国际红十字会的两辆卡车也被击毁。法突关系破裂,突尼斯要求所有法国军队撤出突尼斯,禁止法国士兵从兵营中外出,不再给法国在突基地提供物资,驱逐法国在突民众,关闭法国的领事馆,威胁要收回比塞大军事基地转给美国或北约使用。突尼斯迅速把事件报告联合国秘书长,请求安理会开会讨论。④收到情况报告的加亚尔(Félix Gaillard)总理面色苍白、十分疲惫,他对总参谋长埃利(Paul Ely)说:“局势非常引人注目”,“全世界都在谴责我们”。⑤ 在法国处理其北非殖民地的过程中,美国一直努力维持中立,既不开罪北约盟国法国,也不愿显得与法国的过分行为绑在一起,从而在非殖民化的浪潮中失分。但法国使用美式装备对付无辜的市民,显然把美国卷入了冲突之中。空袭使用了25架飞机,除8架是法国自己生产的,剩余17架均为美国制造,包括11架B-26轰炸机和6架“海盗”(Corsair)战斗机。⑥而恰恰在几天前,法国外长皮诺(Christian Pineau)还向美国保证,不会入侵突尼斯,不会跨越突尼斯边境采取总体行动,法国会保持“谨慎”。⑦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法国政府的言而无信,或者说法国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控制其驻在阿尔及利亚的军队。这些不能不引起美国政府的不满。在9日同艾森豪威尔(Dwight D.Eisenhower)总统的电话通话中,国务卿杜勒斯(John Dulles)怒称:“在集市日轰炸开放市场是件糟糕的事情。”他警告说,北非局势正超出法国控制,“如果不能解决冲突,我们将很可能失去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失去整个北非”。艾森豪威尔赞同杜勒斯的看法,认为法国政府太过于虚弱,以致它不敢采取大胆的、自由的政策。他授权杜勒斯,要求法国政府否定这一行动,并给予突尼斯赔偿。⑧当日晚,刚刚从医院出来的杜勒斯紧急约见法国驻美大使阿尔方(Hervé Alphand),质问法国为什么未向美国提前通报这一“威胁法美关系”的行动。杜勒斯称,事故对“法国和美国”都是重大灾难,暗示法国此举将影响美国未来对法国的经济援助。⑨美国国务院随后发表声明,对此事件深表不安,希望能找到弥合法突分歧的办法。⑩ 为缓和法突关系、在联合国之外解决萨基埃特事件,1958年2月17日美国公开宣布联合英国,组成斡旋使团。(11)但美国在斡旋时有意偏向突尼斯。美国否定了法国接受斡旋的两个条件:斡旋不是强制性“仲裁”,只是传递双方信息,而不是主动提出建议;斡旋不涉及阿尔及利亚问题。美国明确说,不愿意只当“通信员”,要保留做“肯定性建议”的权力。(12)在斡旋过程中,美国不向突尼斯施压,只要求法国做让步。19日,斡旋使团的美方代表、副国务卿帮办墨菲(Robert Murphy)告诉阿尔方,突尼斯有权让法国军队撤出其国家,有权关闭法国的领事馆。墨菲质问:为什么法国需要在突尼斯不属于北约的5个空军基地呢?法国认为突尼斯是个独立国家还是保护国?如果法国没有缓和精神,就不会取得进展,美国不愿在没有成功希望的事上浪费时间。(13)25日的一次白宫会议上,艾森豪威尔觉得,斡旋工作达成协议并不容易,“因为法国政府在政治上是如此之弱,以致它不敢就阿尔及利亚问题作出任何合理的建议”;因此,墨菲的工作“就是要让法国人明白,他们不得不就突尼斯局势接受明智的提议。”可以说,这是斡旋工作的基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