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后的南部华人农业劳工

作 者:
伍斌 

作者简介:
伍斌,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副教授(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美国内战后,黑人奴隶获得自由。被解放的黑人大量北迁,去往种族关系相对缓和的区域寻找机会;前奴隶主对解放奴隶心有不甘,再加上排斥雇佣自由黑人等诸因素,导致需要大量廉价劳力的种植园面临严重的劳工短缺问题。从加勒比地区、美国西部及东亚而来的华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部劳工的短缺,但因规模不大而影响相对有限。对华人而言,在美国南部从事农业是一种过渡性工作,他们更倾向于在市镇生活,各类杂货店才是其得以立足的主途。华人的这种角色,反映出内战后美国南部华人处于“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特殊的种族地位。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71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21)02-0078-11

       本栏目特约主持人:李剑鸣

       专栏导语:在美国向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的转变中,农村社会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也经历了重大的转型,而农民则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但是,在国内以往的美国史研究中,美国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不是遭到忽视,就是完全从工业和城市的角度加以诠释,把农村、农业和农民均视作消极被动的被边缘化对象,未能深入揭示美国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近年来,在原祖杰教授的倡导和推动下,一批年轻学者尝试从新的视角重新考察农村、农业和农民在美国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仅仅从工业资本、城市社会和联邦政府的角度看问题,以深入探讨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变迁,展现农民在美国社会转型中所扮演的积极主动的角色。本专栏所刊三篇论文,就是这一尝试的初步成果。伍斌的论文关注内战后美国南部华人农业劳工这一以往很少被提及的群体,梳理华人进入南部的缘起和后果,并将华人的处境置于南部种族关系的大格局中看待,呈现了美国华人经历中一个不常见的历史片断。王禹的论文把乔治主义和农民抗争结合起来考察,分析19世纪晚期美国农民对乔治主义从接受到摈弃的态度变化,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美国农民所独有的政治文化取向。许镇梅的论文以反党派政治文化为中心,探讨19世纪下半叶美国农民运动的兴衰,阐述美国农民组织反政党取向的由来、内涵和意义,深化了对19世纪末美国农民抗争的理解。这三篇论文均使用了较为丰富的原始材料,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若干富于新意和启发性的论点,为相关研究的深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美国华人史是亚裔美国人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60年代以麦礼谦(Him Mark Lai)为代表的华人历史学家开创该研究领域以来,其在中美学术界获得纵深推进,不但成为亚裔美国人史研究的显学,在整个美国史学界亦占据一席之地。学界对早期美国华人史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以加利福尼亚为中心的西部。而作为华人聚居区和文化活动、信息交流、情感寄托中心的“唐人街”(Chinatown),无疑成为研究的焦点。随着研究成果渐增,部分研究将视野投向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诸地,美国南部的华人也始有学者关注。①研究者在专注华人聚集的“唐人街”的同时,也开始涉及从事农业和铁路修筑的华工。②不过,关于美国农业华工及南部华人历史的研究成果的出现,似未激起研究者将二者结合,进而对南部从事农业劳作的华人展开研究。这固然与华人在美国南部的人数有限及文献阙如有关,但更可能是受以往研究的惯性影响所致。美国内战后南部的华人占比极低,鲜有留下书面记录,其历史几乎是隐匿的。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忽略其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理由。事实上,南部华人农业劳工无论是其来源、经历,亦或身份地位都颇为特别,值得专门探究。本文试图揭示,在美国内战后的变局下,华人对美国南部农业的被动参与,及他们处于“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身份对其在美国南部经历的影响。

       一、欲拒还迎:美国南部招募华人农业劳工的争论

       美国内战前的南部社会,白人奴隶主依赖黑奴劳作,维系其种植园经济。随着内战中北部联邦于1863年废除奴隶制,白人种植园主因之失去大量廉价劳工,劳动力供应面临挑战。昔日的奴隶,名义上已成为被解放的自由人,有了自我选择的权利。奴隶制也让黑人更加珍视“自由”的意义,他们试图摆脱贫穷和弱势地位,追求更好的生活。面对劳工稀缺问题,美国南部的种植园主竭力寻找替代劳力。华工遂进入他们的视野,一度成为招募劳工的首选。

       之所以首先想到华工,直接原因在于加勒比地区已然存在大量华工。人员、思想和物资跨越地域边界,一直在加勒比地区频繁流动,美国南部农场主对该地区的华人“苦力劳工”(coolies)自然也不陌生。有证据表明,在美国内战前期,路易斯安那州的种植园主就已从古巴引进了华人。③据《纽约时报》报道,1862年秋,波士顿的一名投资者以17.5万美元购得位于路易斯安那的劳伦特·米劳登(Laurent Millaudon)种植园,并从古巴招募140余名华工。④内战后,美国南部开始着手招募华工。然而,在招募华人的进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对的立场:以大农场主及其代理人为代表的一方,鼓励大规模招募华人劳工;而中小农场主和白人至上主义者,则持反对态度。双方针锋相对,一度呈现剑拔弩张之势。

       支持招募华工者,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旨归。华人早就因吃苦隐忍、效率卓越而声名远播。劳工招募代理人罗伯特·吉福特(Robert Gift)自1866年开始支持招募华工。他宣称,南部必须打破黑人劳动力供应的垄断,认为适应热湿气候的南部中国人是上佳人选。吉福特描述加州的华人“如蜜蜂般勤劳”。⑤华人移民特别委员会(Special Committee on Chinese Immigration)主席万斯(J.K.Vance)也认为,华工“勤劳、节俭、顺从”,“能轻松地从事各种农场劳动”。⑥为获得更多支持,支持招募华工者积极散播华人的正面信息,新奥尔良则是其集散地。一位种植园主在《新奥尔良时报》上发文写道:“华人天生勤劳、顺从,而且聪颖、有创造性。”他认为华工熟知南部主要农作物棉花和甘蔗的种植,同时敦促种植园主租船,速去中国招募华工。该报还刊文指出,多数人赞成“华人胜过黑人”,他们“更容易管理,工作更出色”。⑦

       一位白人农场主在解释为何雇用华工时说,他最初雇佣的是白人,但他们往往只工作数日就辞职,这同后雇来的华工“默默地静心工作”对比鲜明。⑧到1869年,南部雇主基本放弃招募白人劳工,认为他们不适合“在种植园里长期做苦工”,⑨而将目光转向已在夏威夷、美国西部和加勒比地区证明自己能力和可靠性的华工。他们在这些地方的成功,使美国南部的种植园主相信,引进华人是解决“劳工问题”的可行办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