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87-(2021)-02-0118-0012 彭慕兰在《大分流》中特别强调了煤炭的有效利用对于近代欧洲工业革命的意义,正是由于欧洲“转向了可以利用的丰富的矿物燃料(指煤炭)”,“与中国在有效捕捉热能方面的进步相比,具有了更大的革命性的潜能”,可以“把煤的开采和使用看作欧洲(相比于中国)最可能具备的技术优势”。①18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利用煤炭,突破了有限的森林资源导致的能源瓶颈,以煤炭为动力,发展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大幅提高的产能需要更广大的市场来消化,于是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相继被迫卷入世界贸易网络之中。 中国自古就有用煤的传统,不过长期以来都局限于部分产煤地区,以家用燃料为主,只应用到锻造、制盐等少数产业,需求量不大,采掘技术也不高。②直到近代,随着西方列强打开国门,以蒸汽船燃料为代表的对煤炭的新需求首先发展起来,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又使得对煤炭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逐渐意识到“倘煤有不敷,则诸事必窒碍而难成”。③在近代早期,国内煤矿资源开发尚不充分,区域间的分布也很不均衡,由此催生跨区乃至跨国煤炭贸易,并迅速发展壮大。煤炭不仅是关键的动力来源,也成了一项重要的商品。 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中日之间的煤炭贸易曾相当活跃,并以中国大量进口日本煤炭为主要特征。日本煤炭广泛用于运输、工业、军事、城市建设等领域,其进口交易市场从北方的天津、芝罘(烟台),到南方的上海、香港,甚至深入内河的汉口、芜湖等各个港口。这其中尤以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先驱上海为代表,论煤炭进口时间之早、规模之大,国内无出其右者,而日本煤进口则占据该地市场榜首长达四十余年。④ 日本在侵华时期大量掠夺东北、华北煤炭资源的事实已为人所熟知,但近代化早期的中日煤炭贸易问题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关注。在日本,以杉山伸也、山下直登、今津健治等人为代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国内研究对此涉足更少,目前仅见王力、毛立坤等人的少量成果发表。⑤前人的工作已经勾勒出近代中日煤炭贸易的基本轮廓,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史料的局限性,以上研究多利用领事报告等官方文书,而忽略了新闻、见闻录、调查报告等多种类型的史料;其次是研究聚焦于一些时间断面,难以把握中日煤炭贸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体发展脉络和阶段性变迁特征;再次是对煤炭市场构造的分析过于笼统,多未将煤炭的多样性纳入考量,只是笼统地分为上中下等,可能导致对消费的分析与实际的需求脱节。 本文拟以上海为中心,考察中日煤炭贸易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在利用英国及日本领事报告的同时,还将参考多种中日史料,如《申报》《东洋经济新报》等报刊,东亚同文会的《中国经济全书》《中国省别全志》等调查报告,以及长崎地方的市史、县史,上海地区的方志资料等。从中日煤炭贸易的开端讲起,分析日本煤长期独霸上海市场的原因,观察不同时段上海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最后,由中日煤炭贸易这一带有一定特殊性的现象出发,尝试对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进行再思考。 一、中日煤炭贸易的开启 有学者认为“日本煤在上海的初次登场是1866年”,⑥但据笔者考察,这个时点还可以提前一些。在世界贸易网络扩大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开始在东亚寻找稳定的煤炭供给。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大多深处腹地,运输不便且开采技术有限,难以成为煤炭的供给地。与之相对,同样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日本九州地区,不仅矿层浅易开采,还临近港口,是绝佳的煤炭补给地。因而幕末以来,日本煤受西方各国的关注,英国与荷兰还直接参与了其开发事业。⑦ 据高岛煤矿的记载,“因中英鸦片战争,大量英舰云集,由此生煤炭之需求。英舰从长崎之唐船、兰船大量购入炭块,约是壬寅(1842)、癸卯(1843)年间”。以鸦片战争为契机,日本煤借由往返于长崎的中国贸易船开始面向英国军舰的出口,“随英国之上海开港,该国人渐次移寓于此加多,煤炭之需用亦次第增加”。为了出口上海获取利益,九州地区呈现出煤炭开采的盛况,“山代乡采炭之风相竞,甚于由唐津波及至小城郡”,⑧“近港口的高岛、唐津、平户、肥前各矿山有大量出荷”。驻长崎英领事还评价道,“(日本煤)出口量十足,其供给似无所尽”。⑨ 最先崭露头角的是高岛煤。这种煤炭埋藏极浅,对采掘技术的要求不高,加上与英国联合开发,保证了高效产出和稳定供给。1860年,佐贺藩委托怡和洋行,经哥拉巴商会之手将高岛煤从长崎出口到上海,标志着日本煤正式向中国成规模出口。⑩高岛煤品质优良,25吨的发热量相当于20吨的优质英国煤,而价格还不到其一半。(11)因此,将中国新茶运载到伦敦的快速蒸汽船开始广泛地使用高岛煤,英国的P&O、法国的帝国等邮船公司的煤炭代理店也大量采购,迅速打开了上海的市场。(12) 日方不甘煤炭收益为西方人占有,萌发了自主在海外销售的念头。1864年派遣到上海的官船千岁丸依照长崎方面“买卖海产品外,亦运载煤炭”(13)的指导意见,装载了二十五万斤煤炭。这批煤炭的贩卖状况被长崎商人记录在其纪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