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腹地供应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简介:
王景敏,许茂增,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 王景敏,隋博文,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王景敏(1982- ),女,河北沧州人,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港口供应链管理; 许茂增(1960- ),男,陕西大荔人,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隋博文(1982- ),男,通讯作者,河南商丘人,博士,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跨境供应链管理。

原文出处:
供应链管理

内容提要:

港口、腹地、港口供应链、港口—腹地供应链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及其建设深深地“镶嵌”在一起。文献梳理进一步表明,港口—腹地供应链的合作或管理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具有内在联系及统一性;而港口—腹地供应链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生动实践中,呈现出了以实体企业主导型、平台企业整合型为基本类型和以冷链供应链、林产品供应链、物流与制造业一体化供应链为特色类型的“两基三特”港口—腹地供应链同台竞技格局,并彰显了协调性和整合性、动态性与选择性、复杂性及虚拟性的总体特征。据此,构造了注重效率、带动整体的“点—线—面—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框架体系;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下一步建设,应创新发展“组织点”、优化升级“通道线”和“产业链”、合作共赢“省域面”、立体推进“有机体”。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07 期

字号:

       一、引言

       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铁(公)路或航空等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19年8月,国家颁布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表明:一方面,涵盖广西、海南等2个沿海省份和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1个内陆省份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①;另一方面,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以“全链条、大平台、新业态”为指引,融合并优化海铁联运等陆海统筹一体化运输组织方式,打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创新“物流+贸易+产业”运行模式,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助力西部地区高质量协同发展[1]。事实上,早在2019年5月、6月、12月,贵州、甘肃、四川三省份已相继成立贵州陆海新通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甘肃陆海新通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2020年3月,广西、重庆、贵州、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代表性行业企业召开合资合作协商会议,决定合资成立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2020年6月,重庆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门化服务组织机构——“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2];2020年8月,聚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港口、铁路、航运、物流、制造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协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联盟在成都成立[3]。由此可见,无论在世界港口—腹地经济史上,还是陆海统筹、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中,亦或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物流与供应链运营实践里,布局、推进和创新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或管理)都是其应有之义。港口—腹地供应链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活动相向而行,构成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理论逻辑起点、实践进路力量和目的达成标尺。

       二、港口—腹地供应链内涵解读及实践观照

       一方面,当前对于“港口—腹地供应链”的概念并无较为统一的认识,但大体经历了从地理经济属性到运营治理属性的延伸演化。准确理解和把握港口—腹地供应链概念,需要明晰“港口”“腹地”“港口供应链”等的内涵及演变进程。另一方面,同任何事物都有其胚胎、雏形一样,国内外主要港口发展历程中具有港口—腹地思想的经济、运营相关活动(多为自发状态)可谓历史悠久,但严格意义上的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或管理)活动显然是近些年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

       (一)港口—腹地供应链的内涵解读

       1.港口的内涵

       港口②作为综合运输体系陆海联通的关键交汇点和核心枢纽,是推进“以港兴市(港口城市)”“以港带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甚至是前提条件,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高地[4];更是连接国内外市场及贸易、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门户型战略支撑[5]。事实上,早在1992年,按照港口功能的演变阶段,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在其研究报告《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化管理及组织原则》中将港口进行了代际划分(共划分为三代)。其中:第一代港口重在陆海之间的“运输节点”;第二代港口旨在满足临港产业发展,重在“运输和工商业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旨在促进国内外贸易的物流集散和通道畅活,重在“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含信息)中心”。1999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提出了第四代港口的概念,旨在强调港口系“一陆向海”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一个组织或要素[6];并重在由陆海枢纽“后勤服务中心”转向陆海统筹“前方调度总站”和“链条增值基地”[7]。近年来,以“功能型、产业型、智慧型、联营合作型③”等为综合特征的第五代港口(陆海子母港)建设风头正劲,且被行业公认为其机遇期到2030年[8]。具体到《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的“港口”,主要涉及位于北部湾出海口的北部湾港(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洋浦港(海南洋浦区域性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2.腹地的内涵

       一般认为,腹地思想起源于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大陆心脏说等;腹地概念则主要产生于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和高兹(Gotz)的海港区位论,特别是在海港区位论中明确提出了港口腹地的概念;随后,弗里德曼(Friedmann)对腹地理论进一步拓展,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意义上的中心—腹地(或边缘)理论。事实上,腹地原意是指“经济中心”(经济要素高度集聚)所依靠的“背后地”(要素分布相对稀疏),且多以直接腹地、间接腹地、混合腹地④或准腹地、飞地型腹地或陆向腹地、海向腹地等类型进行划分[9];现在通常是指港口物资(商品和货物等)的集散区域或港口服务的覆盖区域[10]。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经济区域中存在“点、线、面”的空间结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也历经了一个梯度推进、由点到面的渐进式加速和强化过程,从沿海地区逐步辐射到内陆腹地[11]。鉴于此,《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腹地”亦可参照“点、线、面”的空间范围进行划分,其中:“点”腹地主要涉及两端枢纽、沿线枢纽、边境口岸特别是示范物流园区以及陆港经济区、临空经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线”腹地主要涉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三条主通道: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面”腹地则主要涉及西部陆海新通道13个沿线省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