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文化:城乡青年品味互动与社会区隔再生产

作 者:

作者简介:
路阳,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博士生,主要研究网络文化;张敦福,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消费文化(上海 200444)。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土味文化是发源于低阶层并流行于网络的青年文化。本文在对土味文化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城乡青年再创造能力的差异,不同群体拥有和再创造的土味文化具有明显差别,并且土味文化的流行呈现出再生产既有社会区隔的态势。具体而言,土味文化所在场域中的资本有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青年群体,特别是小镇青年,向网络平台等商业机构流动的趋向。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1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土味文化是短视频时代典型的网络青年流行文化。2015年,随着MC天佑、牌牌琦等早期土味明星,以及喊麦、社会摇等土味内容的流行,土味文化开始浮出水面。《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中的中国农村》刷爆微信朋友圈,以快手为代表的土味文化开始引发广泛的关注与讨论。随后,以土味老爹、土味挖掘机为代表的微博营销号开始大规模搬运快手土味视频。2018年,随着微博、B站的持续发酵,以及综艺节目、明星的带动,大量的土味明星、土味营销、土味情话、土味吃播等开始蔓延网络。2018年又因此被称作土味元年。2019年以来,随着政府层面的扶贫政策和互联网公司流量下沉的配合措施,电商扶贫诞生了大量的乡村网红主播、网红产品、网红村庄等。这些接地气的内容和产品成为网络中独特的土味存在。

       在不断吸收了不同文化元素后,土味文化实现了从快手到其他主流社交网络的流行,成为一种兼容城与乡、雅与俗、民间与官方的青年流行文化。而其独特的底层社会气息和广泛的流行度,不仅是分析当代社会品味和青年文化变迁的适当案例,也可以为认识品味背后的阶层现象和城乡关系提供借鉴。

       一、文献回顾

       (一)土味文化研究

       土味文化与城乡、阶层、短视频、直播等热点存在紧密联系,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关于土味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是探讨土味文化背后的城乡问题;二是促进了底层社会的亚文化探讨。

       在针对土味文化独特的城乡关系方面,主导观点认为土味文化增强了乡村话语权,反映了城乡关系的新动态。上述观点较早由姬广绪在对快手的研究中提出,他认为快手是一个城乡文化拼接融合的舞台,展现了城乡文化权力差距和城乡二元对立的消解[1]。随后的研究肯定了快手、土味文化对乡村地位的提升作用,但对城乡关系采取了模糊化处理。有研究认为土味文化表达了城乡和阶层的相遇,反映了我国城乡关系的变革[2];短视频促进了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播,助力乡村提高文化传播力[3];短视频重构农村青年认同,在“新农人”的身份建构中提升了乡村地位[4]等。这些研究在讨论乡村地位变化时,使用的潜在的比较对象是城市,但并未明确指出城乡关系变化的程度和方向。

       在亚文化分析方面,多数研究肯定了土味文化对弱势群体阶层变化的积极意义,认为土味文化是底层文化寻求认同的表现,是对弱势群体的赋权[5],是城市农民工通过亚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实现阶层流动的新路径[6],是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拼贴重构对土味文化“赋魅”,进而强调自身和族群认同以获得文化权力的方式[7]。不过一些研究也指出土味文化是一种社交媒体上的怪异现象,并不会为底层群体带来阶层上升的结果[8];家庭财富仍是社会再生产和流动的重要条件,而社会人这一土味文化的流行是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批判[9]。可见在肯定快手和土味文化的积极社会意义时,相关的批判和反思正在陆续展开,不过这一视角的研究深度还有待开掘。

       总之,已有的土味文化研究对城乡和底层社会较为关注。不过,认为快手或土味文化对城乡、底层社会的赋权改变了城乡关系的主导观点值得商榷。如何认识土味文化,如何认识其背后的城乡和阶层变迁,需要着重考察土味之“味”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机制。

       (二)品味研究

       本文以品味理论来分析土味文化。品味是消费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品味不仅体现在时尚、服装、食物、家居、音乐、电影等消费领域,而且与阶层密不可分。围绕二者关系,品味理论主要发展出了三种研究视角。

       1.品味的阶层模仿视角

       品味的阶层模仿理论较早出自塔尔德的观点。在《模仿律》一书中,他认为较高阶层创造时尚品味,而较低阶层则通过模仿上层品味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10]。正式提出者为维布伦,他认为分析品味的关键就在于理解阶层,时尚品味首先发端于上层,而下层群体会不断模仿。为了区分,上层会培养特定品味的审美能力来确保自身品味的高端,而且常以炫耀、浪费的消费方式来与下层做区分[11]。另一代表人物为齐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中,他通过对个性与共性的矛盾统一作为论述基础展开,认为时尚是阶层区分的产物,有着调和各阶层以使其和谐共处并相互分离的作用。时尚提供了一种使个人行为既满足某种普遍性规则,又具有可以使个体对差异性、个体性的要求得到实现的功能。而且齐美尔指出,最新的时尚仅影响较高阶层,因为一旦较低阶层开始挪用模仿,并越过较高阶层划定的界限后,较高阶层就会转移去创造新的时尚以与大众区分[12]。

       2.品味的阶层区隔视角

       布迪厄是品味与阶层分析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占统治地位的群体常能成功地确立其文化实践的优越性并与下层进行区分,而品味在展现以及塑造社会区隔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布迪厄认为品味有区隔阶层的作用,是惯习的外化。不同的惯习决定不同的品味,并通过品味标识不同的阶层区隔[13]。这一理论将纷繁复杂的文化品味与阶层区隔做了恰当的概括,且预设了文化品味、阶层的同质性,即品味、阶层都是可以通过高低对应来看待。这一结论在其他研究中也得到响应,如美国学者甘斯就将文化分为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以及介于其间的文化,并将不同文化品味差异与人群区分做了分析[14]。而福赛尔通过研究美国社会不同阶层的分化与区隔,发现生活品味与格调是区分美国社会各阶层的标志,而这可以通过各阶层的生活细节,如汽车类型、客厅装饰、措辞、饮食等展现[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