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群团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献忠,博士,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学科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政治与群团发展、国家建构与青年运动。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尤其重视通过群团组织开展群众工作,为完成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汇聚力量。这是党的一大创举,也是党的一大优势。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通过组织群团、发展群团为党积聚革命力量,成为夺取全国性胜利的重要基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壮大群团、依靠群团来巩固人民政权,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群团、开发群团,完善其应有功能,架构起多元治理主体之间沟通与协商的桥梁,成为执政党推进事业发展、巩固执政基础的有力抓手。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群团改革,正本清源,重塑形象,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洪流中。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1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21)02-0016-11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21.02.002

       晚清以降,在世界工业化大潮和西方殖民主义的猛烈冲击下,作为超大规模的农业国家,中国从传统和现实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团,来引领这一封建帝国走出传统的困境。随着帝国体制的崩解,既有的政党难以支撑、推动国家和社会的正向成长,中国日益陷入国亡族危的险境。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其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解放劳苦大众,建立民主共和,实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复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革命到执政,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群众团体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覆盖联系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知识分子等各个社会阶层,蕴含着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能量。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群团工作,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也都有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论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有效地组织、动员与教育各阶层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成为夺取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以及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基础性力量。

       一、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通过群团成功地将民众组织起来,争取过来,改变了民众一盘散沙的局面,凝聚了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晚清至民国,中国民众总体上呈一盘散沙的状态。孙中山曾尖锐剖析道:旧中国个人自由,四分五裂,一片散沙。“外国人说中国人是一片散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个个有自由和人人有自由。人人把自己的自由扩充到很大,所以成了一片散沙。”“我们是因为自由太多,没有团体,没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因为是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受列强经济商战的压迫,我们现在便不能抵抗。要将来能够抵抗外国的压迫,就要打破各人的自由,结成很坚固的团体,像把水和士敏土参加到散沙里头,结成一块坚固石头一样。”党里是这样,军队里是这样,“各有各的自由”“四分五裂,号令不能统一”“所以袁世凯打败了革命党”。我们争的是国家的自由和民族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学生的自由,军人的自由[1]。虽然孙中山较早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但他并没有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路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将“组织起来”的认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都亲自投身群众运动,在党的领导下,陆续建立起工会、青年团、农会、妇女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党经常讨论、指导群团工作,通过群团组织动员基层群众,积聚革命力量,壮大斗争实力。

       1.把群团直接抓在手里,实施政治领导。党的一大明确提出,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2]。为集中领导工人运动,党建立了中国劳动组织书记部。从二大至六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先后通过了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18个决议案,具体指导群众运动。同时,在党的机构内设置农民运动委员会、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妇女委员会等相应部门,具体指导群众运动。抗战初期,为加强对工青妇的领导,先后由康生、邓发担任中央职委书记,陈云、凯丰兼任中央青委书记,李富春、王明主持中央妇委工作。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陈云等具体领导了总工会的恢复、青年团的重建和全国妇联、全国青联的成立。

       2.根据革命斗争形势需要,不断赋予群团组织新的任务。党在创建初期的重要任务是通过群团组织,唤起工农,反帝反封建。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共爆发罢工斗争100多次,其中大部分是党组织或党领导的工会组织直接发动的。大革命时期,中共上海区委、上海总工会领导了三次武装起义;在党的领导下,团中央、上海学联组织反帝示威大游行,“五卅”浪潮席卷全国。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认为,贫农团应当在党领导之下发起,与雇农工会同成为乡村苏维埃政权的柱石。毛泽东提出,在查田运动中,工会应成为农村阶级斗争的领导者[3]。中共中央《关于抗战中地方工作的原则指示》指出,要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工人、农民、学生、市民自己合法的群众团体,利用一切方法动员群众争取民主权利[4]。在毛泽东看来,抗日革命根据地工会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工人,提高他们的劳动纪律和生产积极性,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提出,目前妇女工作的主要任务应以发动广大妇女参加土地改革运动为中心[5]。同时,提出要在群众运动与各种工作中公开地进行建团,领导和团结广大青年在参军、参战、发展生产、土地改革及民主建设和文化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