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动员、组织和培养青年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赓续百年的中国青年运动孕育出中国共产党独有的青年观,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又推动一代代青年不屈不挠、奋力拼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一、渐次递进:建党以来青年观的发展阶段 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经历了“革命型青年观”“建设型青年观”“改革型青年观”“复兴型青年观”四个发展阶段,这些不同阶段的青年观具有厚重的时代烙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近30年:“革命型青年观”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近30年时间,是中国青年封建教育体系逐步瓦解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型青年观”的形成时期。在这期间,我国青年运动的次数之多、规模之大世界罕见,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先觉醒,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打倒反动政权而斗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这些青年运动曾做过详细的论述,对青年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即“今日最要是能革命的人才”[1],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型青年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近30年时间,中国陷入积贫积弱和落后挨打的困境中,这个时期的青年不仅政治上没有任何民主自由,经济上也承受着多重剥削。[2]广大青年深感国家的衰落,围绕“救国救民”的主题,走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便高度重视领导青年运动和开展青年工作,将青年看作是革命的先锋队和生力军,充分肯定青年在革命过程中所起的先锋带头作用,“广大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具有很大的革命性,在革命中常起先锋和桥梁的作用”。[3] 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要求培养具有坚定的正确政治方向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军政人才。一方面,“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4],认清革命的性质、对象、领导权问题,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成为党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另一方面,青年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精神,充分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个时期的青年培养目标突出教育的革命功能,强调彰显革命青年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和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为了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青年,也为了提高青年的能力素质,中国共产党引导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推动广大青年走向民间,深入到工人、农民、士兵群众中,培育出许多优秀的革命青年。 (二)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时间:“建设型青年观” 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并建立政权之后,需要的不仅是军政干部,还需要大批的建设人才。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加强,青年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也日益增强,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空前迸发。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调动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团结和带领青年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成了“建设型青年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有志青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各方面建设都需要青年的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青年地位,毛泽东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5],认为中国的前途和世界的前途寄托在广大青年身上。毛泽东对青年人才的标准有独特定义,首先,政治上要坚定,“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6]。其次,注重业务上的精益求精,要求培养“又红又专”的青年。毛泽东提出的“又红又专”指的是政治坚定和业务过硬,“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7],这是毛泽东对青年必备基础素质的要求。最后,德智体全面发展。1953年,毛泽东向广大青年发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8],并在1957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将“三好”具体化为德育、智育、体育,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对青年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个阶段的青年培养目标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强调教育为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服务,体现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要求,适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条件,促进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 1956 年,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转入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度出现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放松的倾向,对此,毛泽东强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知行合一。一方面,毛泽东要求青年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坚定政治方向,“组成这么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有几百万人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9]另一方面,毛泽东发展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理论,提倡“教育劳动相结合”。[10]“教育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为青年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指明了方向,在党的号召下,青年在工厂、矿山、企业中普遍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在各行各业奋斗争先,“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接连涌现,极大地振奋了广大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的热情。 (三)从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前的30余年时间:“改革型青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