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3岁半,从她入园到现在将近半年了,她在幼儿园从不主动说话,且极少回应老师和同伴,甚至尿裤子和不会穿衣服的时候,也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无论我怎么引导,她都不理我。小朋友们会问我:“老师,她不会说话吗?”我跟丫丫妈妈交流了她在园的情况,妈妈说丫丫在家能够说一些句子,还能分享在幼儿园发生的趣事,正常交流没问题,但只要遇到外人就不说话,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3岁多的孩子说话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会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倾听并做出回应。显然,丫丫并没有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语言发展水平。为了帮助丫丫,我平时留心观察她,并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两次家访。我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内倾型性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人与外在世界发生联系时的指向,将指向个体内在世界的人称为内倾型的人,他们寡言、安静、孤僻、善于沉思、易害羞;将指向外部世界的人称为外倾型的人,他们话多、爱社交、活泼、爱思考、开朗且自信。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外向和内向两种倾向,只不过每个人倾向的程度有所不同。 案例中的丫丫可能是内倾型的人:在觉得熟悉、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能够说话,在舒适区以外被要求说话时,就会紧张,不敢表达。 缺乏语言交流和交往机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外部环境对语言的习得和输出具有重要作用,外部输入语言刺激,孩子才有可能产生反应,输出语言。家庭和社会交往就是孩子获得语言刺激和输出的外在环境,孩子只有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才有可能纠正自己错误的发音、用词,获得自信心,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丫丫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平时早出晚归,所以丫丫主要由奶奶照看。爸爸和奶奶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我去她家的时候,奶奶没跟我说什么话。妈妈说奶奶和爸爸比较溺爱孩子,孩子需要什么,不用说话他们就替她做了,孩子尿湿裤子就默默地给换好,也不会教育孩子说出自己的需求。这样的家庭环境可能使丫丫缺乏足够丰富的语言刺激,也让丫丫习得了不爱说话的习惯。 此外,奶奶不爱带孩子出去,经常待在家里,可能使宝宝缺乏交往经验,不知道怎样和外人交流;也有可能使她对外人缺乏信任感,对陌生环境缺乏掌控感,所以不敢在家以外的场所表达。 可能存在选择性缄默症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在预期应说话的场合一贯地不说话(例如幼儿园),但在其他的情境中可以正常说话(例如家庭),并且缄默行为持续一个月以上,但不包括进入新环境(入园)的第一个月。选择性缄默症是先天遗传特征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丫丫内向的性格和家庭教养环境可能使刚入园的她因为不适应而更加焦虑。幼儿园老师分身乏术,需要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需要,而胆怯、缺少交往经验的宝宝可能觉得为难,以至于有小朋友说她不会说话,也有可能在她尿裤子、不会穿衣时遭到小朋友的嘲笑,这些都会成为压力,使她有了需要也不敢说。 丫丫能听懂成人的指令,在家能正常交流,在幼儿园连续六个月都不主动说话,这些表现符合选择性缄默症的指征。 丫丫长期在园不说话会影响她和小朋友、老师的正常交往。怎么办呢?我们是这么做的。 教师做法: 1.建立信任关系——尊重、接纳孩子的特点 或许有人觉得外向性格似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其实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内向的孩子虽然不善于表达,但他们个性稳重,比较爱思考,善于默默地学习、模仿。我们要尊重宝宝的性格特点,让他们以自己的节奏适应、参加活动,而不是一味诱导他们说话,或者说“你为什么不……”“你什么时候能……”这类责备的话,以免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为了让丫丫消除不安,在发现她尿裤子之后,老师不责备她,而是一边换裤子一边心疼地说:“这样多难受啊!以后可以悄悄走到老师身边,小声告诉我‘老师,我尿裤子了’,好不好?”看到她不会穿衣的时候,就去帮助她。因为我对她的密切关注,并陪她和妈妈一起去医院,慢慢地,丫丫会跟妈妈说,我最喜欢许老师等等,也会对我的话产生回应了。 2.营造支持性环境——适当的关注和帮助 为了让丫丫有归属感,我会在点名环节根据丫丫的外貌特征出谜语,让其他小朋友猜。 为了避免她尿裤子,在过渡环节和午睡环节,老师们会反复提醒她如厕,同时告诉其他孩子“丫丫是小妹妹,我们要帮助她。如果发现她尿裤子了,要及时告诉老师”。 为了让丫丫学会交往,每天早上入园时,我会主动跟她打招呼。如果丫丫回应我,我会跟她说:“你的声音真好听,希望下次还能听到你美妙的声音。”我也会跟其他小朋友说:“看,丫丫会说话的哟!你们也可以试着跟她打招呼。”如果丫丫不回应,我也不会斥责她,而是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渐渐地,丫丫回应我的次数越来越多,每天午睡前也能跟临床的小朋友聊上几句了。 为了增加丫丫的自信心,前不久在餐前过渡环节,我邀请她和另外一个外向的小朋友一起,带领大家做手指游戏。在游戏前、后我都会鼓励她:“加油,不要害怕。”“你当小老师当得可真好,你能够勇敢地站在这里挑战自己,老师感到很高兴。” 父母做法: 1.引导、鼓励孩子多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