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赫勒的现代性道德哲学

作 者:
颜岩 

作者简介:
颜岩(197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73)。

原文出处:
国外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赫勒从社会人类学出发,既反对行为主义无视本能的外部环境决定论,也反对“第三思潮”固化本能的自然主义宿命论,强调社会文化(道德)对人的本性(能)的影响,认为本能理论应关注人的潜能的实现。通过阐释现代性条件下的人的境况,赫勒认为现代人拥有双重先验和双重偶然性,注定只能生活在历史性的张力中,只有进行存在的选择,伦理地选择做一个好人,将偶然性转变为自身的命运,才能获得自由。赫勒坚信好人在现代性条件下能够存在,并且能够诉诸个性伦理学成为具有个性的个体。好人既不盲信权威,也不听命于普遍的道德律令,他们独一无二,实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个体和类的统一。赫勒的现代性道德哲学有助于人们摆脱历史宿命论和经济决定论,彰显伦理道德的当代价值,抵制道德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抑制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消极影响,在文化悲观主义的阴霾下提振人心,使人们自主从容地走出内卷化进程,享获幸福人生。其根本缺陷在于未能洞察现代性危机的实质是资本逻辑,低估了生产关系对文化价值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带有主观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色彩。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507

       20世纪70年代末,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遍转向现代性问题研究,尤以布达佩斯学派理论家赫勒(Agnes Heller)的现代性理论最为系统和突出。在《现代性理论》《现代性能够幸存吗?》《后现代政治状况》等著作中,赫勒从反思的后现代视角出发阐释了现代人偶然性的生存境遇、现代性的动力和发展逻辑、现代社会格局等问题,强调既已身处现代性之中,就应接受现实,积极维系现代性的存续。在同期完成的“道德哲学三部曲”(《一般伦理学》《道德哲学》《个性伦理学》)中,赫勒从道德哲学角度对现代性展开分析,促使人们对以下问题进行反思:灾难为什么会发生?道德(善与恶)的本质是什么?恶从何而来?面对恶行人们能够做些什么?恶是现代性的全部吗?人类能获得救赎吗?上述问题必然涉及人的本能理论,赫勒认为人不是由本能决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开放的、可变的,必然受到社会文化(道德观念)的影响。只有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出发,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历史生成性,才能避免在人的本能问题上陷入误区,并对“大屠杀”等历史现象做出正确的反思。从人的境况概念出发,赫勒一方面强调人的本质的开放性和可塑性,强调现代人在偶然性生存境遇下进行存在的选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认为只有成为好人,将偶然性转变为自身的命运,才能实现自我,享获自由。赫勒坚信好人存在并且在现代性条件下是可能的,好人宁愿自己蒙受不公也不愿他人蒙受不公,能够借助却不依附于外在的道德规范引导行动,并依据一种个性伦理学做出“惊人的一跃”。

       一、从人的本能到人的境况

       赫勒对人的本能问题有两个关注点:一是人的本能和动物本能的区别,二是人的活动与本能的关系。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出发,赫勒批判性地审视了弗洛伊德主义、行为主义和“第三思潮”的本能理论,以表明研究的着力点不是“人类变成人的进程,也不是当代人的生物结构,而是人类的潜能”。①也就是说,应该关注人能够成为怎样的人。从总体上看,赫勒对西方主流本能理论持批判态度,认为它们包含了意识形态的属性,具体来说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本能理论否认人和动物的本能,如行为主义者否认本能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倾向于把人描绘成在环境面前消极被动的机械存在物。这种本能理论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它突出表现在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关联上,其根本要旨是将行为视为对刺激的反应,表达了一种片面的技术主义世界观。第二种本能理论将人和动物的本能混为一谈,强调本能种类繁多,各不相同。赫勒反对将人的本能等同于动物本能,认为即便是吃喝等最基本的本能活动,在人与动物身上也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譬如,一群人被关在集中营里,饥饿的人并不一定会去偷取同伴的面包,因为他们具有人的意识,可以有效抑制饥饿的本能,这个例子充分表明人的本能总会受到社会文化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影响,表现出非自然的样态。第三种本能理论把本能缩减为几种基本类型,如弗洛伊德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认为本能是人的“内驱力”和“生物需要”,必须得到满足,这种本能理论往往具有消极的意识形态性质,常常为战争和暴行开脱罪责。第四种本能理论强调只有动物才有本能,人仅仅保留了某种本能的残余。这种本能理论与社会经验事实不符,此处不再赘述。综上,赫勒认为本能是“那些不仅具有类特征同时也具有行动特征的具有强制力量的行为机制或协调的动作。这些行为机制或动作是通过遗传密码继承下来的,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表现出来”。②

       赫勒重点分析了以马斯洛为代表的“第三思潮”的本能理论。与行为主义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活动的决定作用不同,“第三思潮”强调人格一旦被建构,就只能沿着固定的方向发展。赫勒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然主义和乌托邦主义,暗示了人性中善是主要的,恶是次要的,人类历史只能朝着善的方向发展,“人在自己的本性中表现出一种朝着越来越充分的存在、朝着他的人性越来越完美的实现的方向发展的趋向”。③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出发,赫勒强调人的本质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对象化活动中被逐步建构的,因此人不能预测出自己的本质将会往何处发展。赫勒与“第三思潮”理论家的根本分歧在于对类本质有不同理解,赫勒认为没有固定不变的类本质,个体总是通过价值标准的选择和对象化活动不断构建自身的类本质,“第三思潮”理论家则认为类本质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都必须沿此方向成为自我实现者。不难看出,后者暗含了一种命定论,未能指出实现潜能的现实道路。总之,赫勒认为人的本性既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它是开放的、可塑的、无限建构的,决不会沿着固定的方向发展。当赫勒强调人的本性受风俗习惯、语言、原则、价值观念、艺术等影响时,便指向了一种“自觉地和有意识地使尚未出现的新事物成为现实的可能性”。④这种本能理论为现代性道德哲学提供了理论前提,既然人是社会存在物,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人的本性是逐渐展开、内部建构的,那就表明,个体可以依照不断变化的社会道德规范展开行动,伦理地选择做一个好人。

       在《一般伦理学》中,赫勒宣布放弃使用“人的本能”“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等易混淆的术语,代之以对“人的境况”的分析作为现代性道德哲学的基本预设。她梳理了四种人性假设:一是强调人性恶,认为恶阻碍人成善;二是强调人性善,认为善有助于人成善;三是强调人性中立,认为人既可以成善,也能够变恶;四是强调人性中同时包含善恶,善有助于人成善,恶有碍于人成善。赫勒认为上述四种人性假设具有歧义性,容易诱发一种纯粹的被动想象,让人以为必须按照某种固有的本质去生活,而术语“人的境况”则不仅远离了抽象人性论和本能论,还避免了宿命论,因此是最佳的关于人性的表达方式。在赫勒那里,人的境况并不是泛指一切人类境况,而是特指现代性条件下社会规范替代本能规范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人的境况的核心是社会规范,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独特的要素,都会引起混乱、世界末日、(人类)生活的终结”。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