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持续供应链创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
李丽珍,刘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王晖,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

原文出处:
宏观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基于对过去生产方式、供给方式和消费方式反思而形成的共识性概念。作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84%的传统产业,其转型升级的成败及进度事关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就业优先等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可持续供应链创新(SSCI)集供应链管理、创新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于一体,在“保障供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创新、控制风险”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使其能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传统产业应尽快构建或主动融入可持续供应链创新系统,以实现降低成本助推转型、整合资源促进转型、供应链金融助力转型、共性技术支持转型、协同化护航转型。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字号:

       一、疫情下的供应链危机和传统产业升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供应链陷入中断危机,愈发凸显我国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可持续供应链创新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全球供应链三大中心之一的传统制造业大国,我国最先受疫情影响,严防严控措施下的停工停产、延期交付对全球供应链形成一定冲击。海外疫情的快速蔓延,进一步加剧全球陷入供应链中断和经济衰退的风险。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一些传统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做好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这彰显了大国责任与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之下,我国传统产业如何快速恢复各领域各行业供应链,推动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进而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如何应对海外供应链中断风险和市场需求锐减的二次冲击,未来应构建什么样的供应链体系以应对此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冲击,值得研究。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得主流经济学关于“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假定其他条件相同”等思维范式脱离实际,疫情为观察研究企业行为提供了窗口期[1]。

       对于我国传统产业而言,不仅要在疫情危机中存活下来,更要转危为机,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往依赖要素驱动和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201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先后联合发布《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支持辽宁中部、吉林中部、山东淄博等12个城市(经济区)建设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北京京西、大连沿海等建设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转型升级示范区主要通过新型政商关系构建、双创平台管理、低效用地再开发、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国内外资本和民营企业引入、创新为导向的三级财政投入机制构建、税收优惠以及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改革等多种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仍面临创新能力和转型动力不足、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与产权保护不到位并存、同质化发展与恶性竞争相伴等诸多困境,严重制约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及时总结我国传统产业的边界、基本特征及演进规律,剖析转型升级的本质内涵及面临困境,探索研究可持续供应链创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机理及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传统产业的边界、特征及演进规律

       (一)传统产业边界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同类企业的集合,各产业之间存在紧密经济联系。传统产业主要指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工业、轻加工工业以及重型加工工业等[2],具有消费驱动性、产业跨越性、技术稳定性、较快下降性和产业有形性等特点[3]。传统产业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支撑作用,如纺织、资源采掘、冶金、化工、汽车、船舶等产业[4]。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是相对于新产业(或新经济)而言的一个概念,是除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①之外的所有产业形态的总和。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②,2018年,全国“三新”产业的经济增加值为14536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1%,从时间维度看,2015-2017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4.8%、15.3%、15.7%,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个经济中传统产业仍旧占比较大。

       (二)传统产业基本特征

       1.技术成熟性。传统产业一般以稳定成熟的传统技术为主,通常具有劳动密集性特征,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占比较低,主要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传统产业生产产品一般需求弹性较小,附加值较低,利润率偏低。为克服传统产业生产特征所带来的局限性,可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带动性和协整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成长趋缓性。相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传统产业是一种成长性趋缓的产业。从长期看,其占GDP比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等指标将趋于下降。对于我国这样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而言,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体地位,其提供的产品有巨大而持久的市场需求。基于这一现实国情,我国必须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两类产业协同发展。

       3.概念动态性。传统产业是个相对概念:这一时期是新兴产业,过一段时间也许就会变成传统产业。有些传统产业在吸收了新兴技术后,产生出新的分支属于新兴产业的范畴,如吸收了生物技术的传统种植业升级成生物农业等。因此,传统产业经过吸收新兴技术得到改造提升后,能够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焕发新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4.地域相对性。同一产业在不同的地域,可能有着不同的功能地位。一些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传统产业在我国则有可能是新兴产业。因此,以梯度转移理论为指导思想,在地域因素的条件下,考虑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极具意义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