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现代志愿服务与青年发展

作者简介:
陆士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青年与共青团、志愿服务等; 马彬,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青年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志愿服务理论、青少年社会工作; 刘庆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青年社会学。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青年一直是志愿服务的先锋和主体力量,在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人类重要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现代化发展关键要素的当今世界,讨论青年和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指出,社会关系是青年与志愿服务的共同焦点,“人本”是青年发展与志愿服务共同的价值核心。青年是现代志愿服务的先锋和主体力量,而志愿服务本身就具有立德树人的社会功能,也因此成为实现青年全面发展的社会化大课堂。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21)02-0005-11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21.02.0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话语,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青年志愿者是现代志愿服务体系中最具生机的队伍,活跃在志愿服务的各个领域,推动了现代志愿服务模式的形成与发展。1994年,在团中央的指导下,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最早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近三十年来,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公共服务、扶贫支教、社区建设、国际服务项目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现代志愿服务全景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构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志愿服务发展的先锋和主体力量。

       纵观世界,无论是在青年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领域,还是在志愿服务发展历史和当代图景中,青年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问题都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焦点议题,这是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实践的应然结果。联合国志愿服务组织的相关数据表明,年轻人每年在志愿服务时间上贡献的资金额超过350亿美元,而且实际上他们比其他任何年龄段的人更有可能成为非正式的志愿者。在依托互联网提供服务的网络志愿者构成上,年龄在18岁到30岁之间的青年网络志愿者占所有网络志愿者的65%[1],这说明青年不仅正逐渐成为现代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未来志愿服务创新的核心驱动。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的当今世界,志愿服务与青年之间根本的链接点在何处?青年在志愿服务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将从志愿服务中的人以及青年群体的社会本质角度对这些本体论议题做出研究和讨论。

       一、聚焦社会关系:志愿服务与青年发展的契合逻辑

       志愿服务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社会事物,其本质和内涵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演变,日趋进步但同时也日益复杂。什么是志愿服务?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从价值追求角度来理解志愿服务,认为志愿服务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2];另一位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则侧重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强调志愿服务的功能机理,其认为志愿服务“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社区力量、韧性、团结和社会凝聚力的源泉”[2]。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3],这一重要论述既概括了志愿服务的重要价值,同时又说明了它的特殊功能,是从志愿服务的本质出发,对其基本社会功能指向的深刻凝练。

       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视角来分析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但无论是哪一个学科,在讨论志愿服务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时,都会直接或间接涉及一个关键的主题: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这涉及人与社会的本体论建构和说明。在社会学领域,从社会学的奠基人孔德、斯宾塞的基本界定,到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对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社会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体命题。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01。再到后来关注人类、关注文化的解释社会学,“社会关系”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所关注。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后,革命性的技术变迁形塑了经济变革与社会脉络,正加速重造社会的物质基础,人类和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走向复杂尖锐,人与世界的外部性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

       在当代社会学研究视域中,对社会关系的概念、逻辑及论题的分析与解释范式有多种。英国社会学教授尼克·克罗斯利(Nick Crossley)在他的《走向关系社会学》中提出了对关系的进一步分析,他认为,社会关系就是行动者之间重复互动回合的生活轨迹,是迭代互动轨迹中的一种作用状态,社会世界就是由互动和关系之网构成的,由互动的历史构成,同时蕴含着对未来互动的预测[5]。还有学者对社会关系的研究方法论提出了新见解,指出社会关系是一个由人类创建的,人类看不到或很少看到的无形世界,需要将任何社会关系的构型都解析成在一种复杂的环境中存在的主客观因素的交互作用的新方法来研究[6]。这一分析在于将社会关系作为世界社会的根本结构性的力量,将关系中的互动作为世界社会的根本性动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了人,才有了多样、复杂的社会关系,而有了社会关系,才有了本质意义上的人,人的本质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人之所以成其为人,都是在关系意义上被建构成的。这对于我们分析社会中的人以及各种社会事务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在人的社会关系的研究当中,值得注意的还有社会心理学的解读。与社会学不同的是,社会心理学侧重于人的内生性主观心理要素与外部性客观环境间的互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仔细分析其内容可以发现,每一条都与社会关系紧密相关。如第一条的自我扩展能力就明确提出参与社会活动范畴广的要求;再如第四条,体现知觉的现实性,明确要求健康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在评价一种形势时,会选择清醒明白地顺应。这些经典的论述把人的自我感知、情绪等主观性元素,与外部世界价值、能力、情感等客观性元素统一起来,从心理学角度回应了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关系是迭代互动、重复互动的生活轨迹的论述,这种基于社会关系的对个体健康人格的解读,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回应了青年成长发展的重大命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