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因为疫情而变得特殊。在这特殊的一年中,弟弟诺诺出生了,女儿果果成了家里的“大姐姐”,我们这个小家升级为四口之家。 诺诺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经常让女儿和他聊天。她会学着我的样子用稚拙的声音说:“小诺诺,小诺诺。”然后哈哈笑起来。 岁月流逝,女儿快3岁了,她当姐姐也有一段时间了。回想她当姐姐后的一些可爱行为,经常让我忍不住笑起来。 现象:姐姐变小了 当姐姐后,果果经常会有一些“变小”时刻。比如,有时她爱玩弟弟的玩具。有一天,我看见女儿拿起了弟弟的蜜蜂牙胶先咬咬翅膀,摆弄一会儿后又咬了一下小蜜蜂的头,似乎发现这个久已不玩的婴儿玩具还挺好玩儿的。还有的时候,她会抱着我说:“妈妈,我是诺诺,诺诺是果果。”然后模仿诺诺“啊呜啊呜”地说话。我问她:“果果,你在说什么呢?”她说:“妈妈,我是诺诺。” 每天我和先生下班时,她总会热情地跑过来:“妈妈,妈妈,先抱抱我。”这时候我和先生总会蹲下身,先抱抱这个小可爱,然后俩人会心一笑。 我和先生很默契地意识到,果果对于当“姐姐”这个角色还有些不适应,她想通过自己的各种行为,来确认爸爸妈妈对她的爱是不是还和原来一样。于是我们达成共识:认可女儿的行为,不给她贴上“争宠”的标签;要给女儿更多的爱,用她能够感受到的形式去爱她。总之要让女儿意识到,即使有了弟弟,她依然是我们心中最爱的“果果宝宝”。 对策一:接纳孩子的幼稚,满足好奇心 女儿爱玩弟弟的牙胶玩具,我想大概是她看到弟弟最近常玩这个玩具,于是好奇地想要尝试;抑或是她看到我们表扬诺诺能自己攥住东西“真棒”,于是希望通过同样的行为,获得关注和鼓励。 当时我并没有大惊小怪,只是很平和地说:“宝贝,这是你小时候玩的小蜜蜂,你还记得吗?这个小翅膀好吃,但蜜蜂的头有一点硬。”我边说边假装咬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女儿听我这样说,一边咬蜜蜂的翅膀,一边说“妈妈,看我!”“宝贝,你真棒!”我使劲儿抱了抱她。后来我找出蝴蝶牙胶、蓝飞机牙胶、小花牙胶,又陪她玩了一会儿,直到她不想玩了,去玩别的玩具。女儿的好奇心和被关注感得到了满足,心情似乎不错。 之所以告诉女儿这个玩具是她小时候玩过的,是为了让她和玩具之间重建情感连接,也让她知道我们不是只给弟弟玩,让她知道自己同样被爱。 对策二:关注孩子的需要,我们一起玩 果果小时候还有一个经典玩具:脚踏钢琴健身架。当时她很喜欢这个玩具,但是6个多月会坐之后,她对这个玩具失去了兴趣,我们就把它收了起来。这天我们拿出来给诺诺玩,他一会儿用小手拽上面的小猴子,一会儿拍打小狮子,最后还用两只小脚丫夹住了一只小象。看到孩子玩得那么开心,我赶紧拿起手机拍照。 这时,吃完加餐的果果跑过来看到了,她对我说:“妈妈,按琴。”我说:“你是想给诺诺按琴键吗?”“嗯,是。”她回答。“好啊!”于是她爬上床,按了几下后,又说:“妈妈,照相。”我说:“你是想给诺诺照相吗?”并把我的手机递给她,她又说:“用果果手机。”我拿来她的玩具手机,她接过来学着我的样子:“诺诺,诺诺,哈哈哈。”然后嘴里发出“呼呼呼扑扑扑”的声音逗诺诺。 过了一会儿,我把诺诺抱到小床上,问她:“果果,你还想玩这个健身架吗?你小时候玩得特别好,妈妈的宝宝记录里还有你小时候的视频呢。”“嗯,果果玩。”她坐在小垫子上,用小脚丫踩了一会儿键盘。考虑到她的身高已经不适合躺着玩了,所以我就把吊环拆了下来。她踢踏了一会说:“妈妈,这个。”用小手指着吊环。“宝宝,你是让妈妈把这个给你装上吗?”“嗯,是。”我把吊环平着装在两个圆柱上,上面挂了几个小动物。“妈妈,拿下来。”“你要这个吗?”我指着一只紫色的小猴子说。“嗯,是。”然后我们把上面的小猴子、小鸟、小象、小狮子,以及小青蛙都拆了下来。女儿一只手拿着小鸟,另一只手拿着小猴子,假装让它们飞来飞去,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之后又让我拿着小青蛙和她玩,然后又把小动物挂在吊环上。如此反复玩了几次,直到该吃晚饭了,我说:“果果,我们让小动物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我指着坐垫。女儿同意了,于是我俩把手里的玩具相继放到上面,玩得不亦乐乎。 这次游戏一开始,我觉察到她想和我一起玩的愿望。后来,我“听从”女儿的指挥,投入地和她一起游戏,丝毫没有因为弟弟而打断游戏,让她充分享受只和妈妈一起玩的快乐。我想这样她才不会觉得我时时只把弟弟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她内心的需要。 对策三:认真回应,充分满足孩子的需要 当我们要抱弟弟时,女儿会说“抱果果,先抱我。”为了给女儿足够的安全感和更多的爱,我和先生约定好不但要先使劲抱抱女儿,还会跟她认真聊一会儿:“果果宝宝,妈妈想你啦!你想我吗?”女儿每次都说想我,看着她可爱的样子,我工作一天的辛苦荡然无存。先生还会抱着她举高高,然后问她这一天都玩什么了、和谁玩的、玩得高兴吗,等等。她会给我们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元宝、二宝,还有最近新认识的月月等小朋友。有一次我们在路上碰到元宝,女儿向我介绍:“妈妈,这是元宝。”我蹲下身子和元宝握手:“你好,元宝。谢谢你和果果做朋友。”女儿和元宝相互拥抱,特别开心。 2岁多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外露,极易受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亲近的人有着强烈的情感依恋,自我中心倾向明显。二宝到来后,作为家长,我们要充分满足大宝的需要,给予她足够的重视和爱,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支撑她有信心去探索和适应自己的小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