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岚,中国儿童心理分析主要开拓者; 中国分析心理学、学前教育学领军人物; 国际心理分析师(IAAP)、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师(ISST)、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荣格心理学家。著有《爸妈为何看不见我》《学前教育学》等。 网购一大堆课程,奔波于各种讲座,行走于形形色色的咨询机构,这是许多父母的写照。他们希望通过了解更多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育儿能力。但层出不穷的理论和方法,又让他们无所适从,常常陷入疑惑、纠结:养孩子到底有没有标准答案? 高岚说:“其实,教养孩子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有,那就是——真诚做自己,才能好好做父母。”父母做好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父母了解自己,对于自己的未来是确定的,知道自己接纳什么、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把一份属于孩子的未来交到他们手上。 但现状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孩子。他们只是简单地把很多东西推到孩子面前,告诉孩子:你应该这么做,你必须这么做,我都是为你好。他们只把重点放在对孩子行为的关注上,却忘了看到孩子,忘了看到自己,忘了要先真诚、真实地做自己。 美琪的故事 真诚做自己和好好做父母之间有什么关系?高岚讲过一个故事。 美琪从小就成绩不好,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备受父母责备。快40岁的时候才有了女儿,女儿出生之后,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对女儿的养育中,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女儿。 女儿5岁的时候,美琪全家移民到美国。她和女儿一句英语都不会说,这让她十分焦虑,担心女儿上小学后听不懂老师讲课,担心因为语言障碍,女儿没有伙伴。于是,她给女儿报了英文辅导班,每天盯着女儿背单词、学语法,可她的辛苦付出并没有让女儿学好英语,反而引起女儿的反抗,不仅抗拒去上课,还在课堂上捣乱。 辅导班老师给美琪打电话,进行深入沟通后,发现美琪育儿上的一些问题。老师建议她让女儿多参加一些其他活动,而不只是每天都盯着女儿背单词、学语法。在老师的建议下,美琪给女儿报了一个钢琴班。 在陪女儿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钢琴老师无意中发现美琪的乐感很好,就邀请她和女儿一起学钢琴。果然,在音乐上天赋极好的美琪,进步很快,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便开始到社区或者教会,跟其他人一起弹琴唱歌。 说来也很神奇。当美琪的注意力并不全放在女儿身上,开始更多关注自己的时候,女儿的状态反倒越来越好了。 上一年级的女儿,已经能够用流畅的英语跟同学沟通交流,还有了自己要好的朋友,学习成绩也很不错,每个周末还会和妈妈一起去教会弹琴唱歌,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孩子。 高岚说,其实这一切并不难理解,那是因为美琪开始有机会“真诚做自己了”。之前的她一直要做一个“好妈妈”,也因此充满了焦虑、恐慌和不安,甚至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女儿身上。 当她有机会开始真正做自己、开始关注自己的时候,就会把之前所有投入到女儿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分出来一部分给自己,也就是说妈妈和女儿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让女儿有机会慢慢去寻找自己的节奏,同时也让美琪开始有机会“看到孩子”。 她也似乎开始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虽然不完美,可也有优点,“其实也还不错呀”。而且,为什么一定要苛求女儿成为理想中的完美孩子?为什么不能让女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学习? 美琪放下对自己苛求的同时,也放下了对女儿的苛求,她开始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女儿。当她看到女儿每次下课路过公园,都会不停地朝里张望时,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开始带女儿去公园里玩耍。女儿最初只是跟小朋友打招呼,后来便可以跟小朋友快乐地玩在一起…… 美琪不仅体会到女儿的快乐,也开始认识到,学习可以有很多方式,孩子们也有他们的方式,那就是在沟通交流和玩耍中相互学习。 另外,美琪在自己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也体会了学习的“不易”,对女儿更能感同身受。 当女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不再是责备、不满、担忧、恐慌,而是开始跟女儿说:“没关系,我们慢慢来,其实慢一点儿也挺好的,对吗?”这个时候,女儿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力量、自信又理解自己的妈妈。这对于女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让女儿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去面对困难,这比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说上100遍“你要自信”更加有效。 一层一层剥开那些包裹住我们的东西 也许有很多人都像美琪一样,习惯了用他人的标准或者理想中的标准来评价自己、了解自己,这个过程中,常常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不安和恐慌。 美琪在她人生的前几十年里,一直在追逐理想中的自己,努力学习、讨好父母。内向敏感的她甚至会想方设法把自己推到大众的面前,可每一次尝试都会花费她很大的力气,甚至使她更加失落和自卑。 成为父母之后,理想中的“完美自己”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成为一个“好父母”: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要给孩子最好的、要为孩子负责。甚至开始思考要养育一个怎样的孩子,比如:聪明、懂礼貌、能力强…… 当我们心里有了一个理想中的“完美孩子”模样,一旦现实与理想不相符,就会把自己经验中的那个“不够好、不如别人、不够完整的自己”所带来的恐慌转移到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