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核心意涵与实践理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丽颖,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内容提要:

理想信念教育是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战略工程。推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是促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遵循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规律的内在要求。推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在突出教育样态上的日常性和规范性、教育过程上的合理性和有序性、教育效果上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要深入理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规律,科学把握常态化、制度化的内在张力;要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因素,着力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引导机制和实践养成机制。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20)12-0044-06

       理想信念教育是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战略工程,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以“六个下功夫”凝练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素质和精神状态,把“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摆在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人才培养规律的科学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的战略高度,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系统部署,[1]这标志着理想信念教育已上升至一项重要的国家制度,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2]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上应走在前头、作出表率。为此,要深入把握推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意义、核心意涵和实践理路。

       一、推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意义

       推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需要对常态化、制度化作以必要的内涵厘定。概言之,常态化、制度化是一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范畴,统一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过程中。其中,常态化意味着坚持不懈、持续有效地抓好理想信念教育,重在指向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时效性与全面性;制度化则意味着以制度的方式将理想信念教育的职责与权利、任务与内容、方式与渠道固定下来,重在指向理想信念教育的规范性、稳定性与科学性。没有制度化,常态化将无从谈起,理想信念教育就可能陷入随意而无序的境地;没有常态化,制度化则有可能沦为抽象孤立的政策条文抑或干巴巴的刚性规约,从而难以切实有效地将理想信念教育嵌入日常生活、融入教书育人、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入推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浮不定。”[3]“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4]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当代大学生能否形成科学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表征着青年群体的整体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准,还影响着全民族的文明素养和全社会的价值取向,更决定着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实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凝聚起青年大学生建功新时代的磅礴正能量。然而,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一些大学生在错误思潮的影响下“失去‘免疫力’,在受其影响时却浑然不知,不自觉地沦为西方意识形态的‘受害者’,甚至成为其‘代理人’”。[5]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固然与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这种重视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常态化的教育熏染,以致常常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更无法有效贯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推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促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持续性的教育实践过程,客观上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制度设计、科学化的资源配置,建立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否则在高校科层制管理、分科化研究、院系式人才培养的治理格局中就难以占据应有的地位,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从而沦为一种可有可无、随意无序的“点缀”。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发展,始终贯穿着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的实践主线。新中国成立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以课堂为主要渠道,以生产劳动、政治活动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为祖国服务的远大理想,为巩固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改革开放之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在内容上,重点突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途径上,增加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6]有力推进了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进程。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党和国家既出台了具有总体规划性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又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具体政策措施,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等,同时还辅之以测量评估制度化建设成效的措施,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等,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使之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颁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重申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推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遵循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规律的内在要求。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经历了从‘经验—情感’到‘理性—认知’再到‘价值—信仰’的不断转化和跃升”。[7]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不应当再拿某种不以个人为转移的tertium comparationis[用做比较的根据即标准]来衡量自己,而比较应当转变成他们的自我区分,即转变成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而这种转变是通过他们把‘固定观念’从头脑中挤出去的办法来实现的。”[8]同样,坚定理想信念也无法诉诸学生自发自主的实践体验,只能借助长期、系统的教育将种种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观念”“挤出去”。这就需要通过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确立具体标准和发展方向,划定理想信念养成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而使这样一种貌似自主化、随意性的养成过程,变得更富有计划性、针对性。此外,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生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趋向于进行个性化的人生选择,也葆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虽不会为“温饱问题”所困,却也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欲望与利益诉求。这种复杂矛盾的群体特点和心理特质使他们对不同观点、不同价值取向持有极大的包容态度,以致在多元多变的文化背景下,极容易陷入“跟着感觉走”的理想困惑和价值迷茫。这就需要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观念、常态化的价值熏染、制度化的价值引领帮助其明辨是非,建构起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就是要将青年一代的共同精神家园建设,以相对特定化、标准化的模式框定下来,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中科学建构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信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