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理论的国际工程物流服务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
刘源,男,陕西武功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物流、生产物流等;肖楠,女,河南开封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物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宋志刚,男,河南开封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服务供应链、物流平台等;李冠柯,男,河南郑州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河南 郑州 450046

原文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物流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而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持续的物流服务创新。基于TRIZ理论及服务蓝图法等构建国际工程物流服务创新模型,借助服务蓝图工具描绘国际工程物流的服务流程。针对工程物流服务流程中存在的冲突及矛盾,运用服务冲突矩阵和TRIZ理论的创新原理对其进行改进,从而实现服务创新。以Z公司作为实际案例对服务创新解决方案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该创新模型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05 期

字号:

      DOI:10.19327/j.cnki.zuaxb.1007-9734.2021.01.003

      与传统物流相比,工程物流(Project Logistics)以第三方物流作为主要运作模式,具有时效性强、技术复杂、风险高及一次性等特点。工程物流又分为国内工程物流和国际工程物流,其中,国际工程物流是以工程项目为客户,为其提供跨国物流服务的一种物流形式。伴随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数量的快速增长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加快建设,国际工程项目物流的市场关注度迅速提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 7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新签合同额2 602.5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2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6944份,新签合同额1 548.9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9.5%,同比增长23.1%;完成营业额979.8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6.7%,同比增长9.7%。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国际工程物流等相关产业、技术及服务“走出去”,发展国际工程物流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物流业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当前工程物流业务还只是低端货代业务的延伸,我国工程物流服务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我国工程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弱,无法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如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以开发和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从而提高竞争能力成为物流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服务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持续的服务创新[1],其实质是通过创新实现物流服务的差异化,从而获得竞争优势[2]。

      一、文献综述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工程物流研究领域有价值的文献较少,且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工程物流的风险控制、具体项目运作以及市场需求分析等方面,鲜有从理论及服务角度分析工程物流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服务创新的高质量文献。

      宋倜(2012)[3]通过分析工程物流的特点及成本,重点研究了工程物流风险如何识别、进行评价的模型及风险控制的方法。曲科伟(2016)[4]基于工程物流现状、主要问题及“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提出了工程物流运营战略的选择方向和实施路径。梅赞宾(2015)[5]等对国际工程物流定义、业务特点、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工程物流的需求产生于海外项目,工程物流将成为重要的国际物流细分市场,且国内物流及货代企业应采取“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完善海外市场网络布局[6]。但由于大多国际货代物流企业的集成化能力不强、能力刚性等特征导致工程物流实施过程中服务质量及效率低下等问题出现。在“一带一路”及创新驱动的背景下,如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实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成为物流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且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7]。

      国内外学者关于物流服务创新的研究主要从影响因素、创新模式及路径等不同的视角展开。Busse C(2011)[8][9]等基于创新管理理论,指出应加强对物流行业的创新管理,对物流服务供应商创新流程进行系统研究,并对组织规模、技术重视程度、增长潜力、客户依赖、分散程度及员工创新思维等物流服务供应链创新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部分学者基于前人对影响物流服务创新的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市场环境及客户需求等诸多因素的研究,构建了不同类型的物流服务创新模式,如张光明(2006)[2]提出从竞争、顾客需求、技术、物流网络及增值物流服务角度出发的五类创新模式,Bliderbeek(1998)[10]等提出经典的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翟运开等(2006)[11]构建物流服务创新“四棱锥”模型。部分学者基于组织、技术、外部环境及企业的网络嵌入能力等影响因素提出物流服务创新战略路径。杜维等(2016)[12]通过构建完全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企业自身、市场地位及竞争对手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制造业企业物流服务的创新策略及影响机制。姜燕宁等(2012)[13]基于低碳经济环境,从技术、规划和政策层面提出物流服务创新的路径。赵道致等(2011)[14]则针对物流服务本身的复杂性及动态性建立战略模型,从而得到物流企业实现服务创新的路径方案。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针对如何在工程项目视角下开展物流服务创新研究得较少,并鲜有对工程物流货代企业创新模式的相关研究。

      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客户价值追求日益增长的基础上,通过物流服务创新满足客户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成为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利用TRIZ理论及服务蓝图法等构建国际工程物流服务创新模型,以解决工程物流服务流程中存在的服务冲突问题,进一步实现物流企业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的提升。该模型不仅对TRIZ理论的服务范围进行拓展,更为后续工程服务领域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结合TRIZ理论及服务蓝图法相关理论,针对本研究国际工程物流服务领域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设计了实际工程项目物流案例分析的研究框架,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国际工程物流服务创新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