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重要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在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及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工业现象之后,明确提出“在错误的生活中不存在正确的生活”①。也就是说,在极端错误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不可能过着一种道德上正确的生活。除改变这种社会环境外,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只是在直接或间接地纵容某些特定的恶。而在两个多世纪之前,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阐明,人作为一个理性存在者具有一种实践理性或先验自由。他能够自主制定并遵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法则。即使道德情境非常困难和危险,人也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而且这在某种意义上更能彰显人的道德性。阿多诺和康德似乎都提出了一种极端情形下的道德二律背反:前者认为人是不自由的,而后者认为人是自由的。此外,阿多诺还认为,现代社会的不自由在某种意义上与康德伦理学的形式主义及抽象的自由观密切相联。他在《道德哲学的问题》与《否定辩证法》中集中批判了康德的道德哲学。他认为,康德以理性概念为核心,追求一个统一化的、纯粹无矛盾性的逻辑体系。这种追求同一性、忽略特殊性与具体性的道德哲学虽然对当时的资产阶级或市民社会反对等级制社会有帮助,但变得僵化的启蒙理性却变成了后来的工具理性。现代人受这种工具理性的宰制,已无从进行自主反思和选择正确的生活。本文就是以这个悖论为出发点,展开论述阿多诺对康德自由观的批判,探索和分析这个悖论的实质所在及其揭示的哲学问题。
一、阿多诺对康德自由观的批判
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这似乎已经道尽了自由存在的悖论本质。后世的许多哲学家在谈论自由问题时都绕不过这两个方面。康德受卢梭的影响非常大,卢梭使他意识到知识或理性的增长并不一定能促进人的道德性。这促使他跃出经验的领域,进而去探寻道德行为产生的先验根基。在康德看来,道德法则的有效性,即它具有绝对的必然性,就在于它的根基不在人的本性或经验世界中,而在于它的先天有效性。这种先天有效性只能在纯粹理性的概念中去寻找。纯粹理性或纯粹实践理性具有一种自由意志属性,它可以独立于感官世界的规定,自主地制定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法则,这就是康德的自由理念。这种自由不是任意的自由,而是独立于经验世界并根据理性先天地、自主地制定法则的自由,是一种先验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吸收了卢梭对理性的怀疑精神,阿多诺是赞同这一点的。正如他在《启蒙辩证法》中所描述的,理性的进步不一定必然带来人类福祉的增加。但他对康德先验哲学意义上的自由观,一种由理性所具有的纯粹意志制定法则的能力,以及主体出于敬重而必然遵循这种法则的设定,提出了怀疑。他认为,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提出的道德法则的必然性(即存在着“你必须这样而不能别样地行动”②的命令)和主体出于理性感情(敬重)必然遵守这个命令的必然性导致了自由的消失。他说:“如果你们很认真地对待这种规定的话,那么,康德哲学里的自由空间其实只局限于否定性。”③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这两种必然性的强制和限定,那么自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他认为康德的理性自由最后导致的是不自由。“这个哲学虽然一开始是自由的,并且从自由这个概念中推出了一种极大的激情,但是,在自由的实行过程中实际上是完全消失了,而这门哲学则是以一种纯粹形式的方式,并且在这里不会明显和直接地表现出任何上级部门或等级制的表象,实际上彻底放弃了自由这一因素。”④阿多诺肯定了康德在理论开端时对自由的重视,即人如同上帝一样可以自主地制定法则,但将自由等同于法则,就不仅在理论上取消了自由,而且在实践中根本行不通。这不仅是因为实践理性所特有的法则的严苛性和强迫性使得个体的自由空间缩小,而且还因为“社会现实的强制性相对于自由而通行无阻”⑤。总之,阿多诺认为,在康德的实践理性的建构中,其“压制性因素远远胜过自由因素”⑥。
阿多诺的这种批判通常会赢得一些不太熟悉康德哲学的人的赞同。确实,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对定言命令公式和敬重情感的阐释给人一种你必须这样做的压迫性假象。比如,他的定言命令公式是这样的:“定言命令公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只按照你同时能够愿意它成为一个普遍法则的那个准则去行动。”⑦也可以这样说:“要这样行动,就好像你的行为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似的。”⑧这里的定言命令公式有三个因素:法则、准则和意志。法则是行动的客观原则,准则是行动的主观原则,而意志是“依据某些法则的表象来规定自己去行动的能力”⑨。从形式上看,定言命令公式的核心是强调我们行动的主观准则一定要符合具有客观普遍性的法则。而法则之所以具有这种至上的地位,在于它是先于经验并独立于任何偏好和需要而制定的,就是说它具有一种先天的有效性。“即便我们的一切癖好、偏好和自然素质都反对,我们也奉命依之行动。”⑩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法则和遵循这个法则的义务确实具有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