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趋近绘画:论图像解读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语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美术

内容提要:

在《图像与意义》一书里,我对过去20年所做的翻译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梳理出三代英美艺术史学者的学术贡献、问题意识、方法论和理论模型,也就是我总结的“三代学人、六门家法”:从罗杰·弗莱(Roger Fry)作为20世纪初第一代英国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的代表,到以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列奥·施坦伯格(Leo Steinberg)、迈耶·夏皮罗(MeyerSchapiro)为代表的美国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他们构成了第二代——再到后来的T.J.克拉克(T.J.Clark)和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涵盖了形式主义、现代主义、图像学、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艺术社会史和视觉考古学等艺术史理论和方法。2018年4月至6月,我在上海图书馆做了“现代艺术大师·马奈专题研究”系列讲座。本文是在系列讲座第一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尝试用以上六种方法,解读马奈的同一件作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21 年 02 期

字号:

       在这个系列讲座里,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马奈(Manet)的绘画。马奈被公认为19世纪下半叶俯瞰整个法国画坛的大画家。① 在那个世纪的法国绘画史上,也许只有德拉克洛瓦(Delacroix)、库尔贝(Courbet)可以与他相提并论。② 马奈还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奠基者、印象派的领袖,以及与西方古典绘画传统决裂的人。③很少有哪个画家像马奈那样得到如此众多的关注,也很少有哪个画家像他那样制造了如此耸人听闻的争议,并从中全身而退,且名满天下。④

       当然,我的讲座并不是想要给马奈的艺术史地位提供一些新证据,甚至不是探讨他的艺术史地位本身,以及他取得这种地位的可能原因等。⑤ 我想与大家一起探究马奈艺术的整个幅度——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他的题材上,⑥ 探究他的绘画技术与美学,特别是探究他以及稍后的整个印象派绘画诞生的社会和视觉机制。⑦

       我将绕开现有教科书上通行的三段论:时代背景(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简况),艺术家的简单生平,以及几张代表作品的所谓风格描述。说老实话,这种八股式的教科书写法早已令人厌倦。事实上,它从来没有吸引过我。要是我们的教科书和外国美术史的教学始终停留在这个水平上,那么100年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某些方面,主要由于个人修养上的差距,现在的外国美术史教学甚至不如傅雷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西洋美术史的水平。⑧

       一、图像志与图像学

       让我开始讨论今天的主题,即马奈的作品《在花园温室里》(In the Conservatory)。1879年,马奈完成了《在花园温室里》,并把它送交沙龙展出。在一般的艺术通史或外国美术史教材里,都不会谈到这张画,因为它不是马奈最出名的作品。在谈到马奈时,通史讲得最多的可能是《草地上的午餐》(Luncheon on the Grass)、《奥林匹亚》(Olympia)、《女神娱乐场的吧台》(Bar at the Folies-Bergere)这样一些名画。但通史很少谈到《在花园温室里》。正因为这样,今天我就从这件作品谈起。

      

       法国 马奈 《在花园温室里》 115cm×150cm 布面油画 1879年 德国柏林老国家艺术画廊藏

       不过在进入对这件作品的分析之前,让我再插上几句话,那也是我一直反对将外国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停留在通史水平上的原因。我国艺术学院外国美术史的教学,或者普通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一般只能达到通史的水平。通史一写便是几万年,即便从古埃及的建筑和雕塑谈起,也是五六千年。写到现代艺术的时候,通常只有一章。在这一章里,印象派只是其中的一小节。在这一小节里,马奈只占有一到两页。一到两页如何把马奈讲清楚?一到两页又如何把马奈讲深入?高等院校艺术史的教学尚且如此,一般大众的艺术普及教育,特别是某些在线艺术讲座或知识付费类“艺术节目”对欧美现代艺术的读解,其粗浅、浮泛、庸俗化的程度,更是触目惊心!

       再说一下这一讲的标题——如何趋近绘画。这当然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因为在字面上,除非博物馆对某幅画做了特殊的防护措施(比如加了护栏或玻璃罩),那么,你总是可以自由地走近任何一幅画。但是,字面上或身体上走近一幅画,与真正意义上“趋近”一幅画仍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一个人可以走得很近,却无法走进画中的世界,觉得自己与近在咫尺的画面格格不入。倒过来,你可能隔着十米远,却被某幅画的气势深深地震撼。在下面我要讲述的内容里,我将要与大家一起来探讨真正走进一幅画的几种最为常见的方法。不管是在认知的意义上,还是在鉴赏或审美的意义上,这些方法无疑都有助于人们真正走近画作,走进绘画中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观看的画作:从画面看,这是一个私密的空间,背景非常浅。与前景中人物十分靠近的便是茂密的植物和花卉。画面里有一男一女。初步打量这对男女,其衣着整洁、时尚,是所谓的上流社会人士。那女人的打扮尤其时髦,全身被紧紧地裹在一袭裙装里,头上戴着帽子,帽带穿过下巴。除了帽带,还有领带、腰带,总之这个女人把自己紧紧地包裹着,除了面孔,只露出一只手。另一手还戴着手套。那只裸露的手旁边,就是那男人的手。男人的手靠近女人的手,但是没有碰到。请注意这是画面的中心位置,也是最容易吸引观众目光的地方。我们注意到画面中心的这两个人的手都带着戒指。既然这两个成年男女都戴了戒指,我们就猜想,他们可能是一对夫妇。可是,假如说他们是一对夫妇,那么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两个人似乎没有任何交集:他们的目光没有交流(他们根本没有在看对方,甚至没有用余光打量对方),他们的身体没有接触(那两只手差点碰到了但最终还是没有接触)。事实上,他们完全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那个长着一对斗鸡眼的男人的目光朝向何处不容易确定,而那个女人,眼神空洞、不聚焦,仿佛处于一种分神和恍惚之中,或者完全沉浸在她的内心世界。

      

       意大利 米开朗琪罗 《原罪和逐出伊甸园》(局部)壁画 1509-1510年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藏

      

       荷兰 扬·格萨尔特 《亚当和夏娃》 56.5cm×37cm 木板油画 1507-1508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