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认识孩子的专注力 我们在幼儿园和小学调查的时候,家长经常会提到专注力的问题,我大概说一下一些家长的疑问。 孩子做事情太磨蹭,确实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家长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平时我们家长或者老师,都可能会听到这样的一个话题:男孩更爱动一点,注意力更不集中一些。 其实,男孩和女孩是有一些差异,比如说在喜好、运动方面、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导致了男孩爱运动,男孩的语言能力,相对来说比女孩的语言能力发展得稍微晚一些。 但是在专注力这方面,男孩和女孩专注力发生问题的比例其实是一样的,但男孩和女孩专注力出问题的类型不太一样,男孩的专注力如果不好,多表现为过分的好动、有旺盛的精力。 我们很容易发现,女孩的专注力不够多表现为走神、白日梦,非常隐蔽,别人发现不了。 专注力和年龄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大脑中负责注意力的这个区域发育得还不够成熟。 大脑中负责专注力的区域要到20岁才可能完全发育好,所以年龄越小,他的专注时间越短。 两岁的宝宝也就几分钟,幼儿园阶段5到7分钟,小学低年级阶段15分钟到20分钟,到了五六年级可能就是25分钟到30分钟。 所以在幼儿园阶段,这个时候能坚持5~7分钟已经不错了,我们一定不要在这方面对孩子要求过高。 怎样正确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天生是有一定专注力的,但是往往我们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意中在做破坏孩子专注力的事情,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怎么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有的家长嘴上说什么一般不经过太多思考,尤其在自己家孩子面前。总觉得他还小,说什么都没有关系,比如:“哎呀,你怎么这么爱动呀?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种贴标签的做法是特别不理智的。 不要打扰孩子太多。你有没有这种现象:孩子好不容易做点自己的事情,过不了一会儿你就开始找孩子了。让他喝水、吃水果,然后指手画脚,说他这样玩不对,应该那样玩。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孩子”。 不要太催促孩子。好不容易陪着孩子去动物园,孩子正玩得兴高采烈,家长就来了:“快走快走,太热了,赶紧回家吧,走吧走吧,这有什么好看的,不就几只猴子吗?” 出个门穿衣服也在催,“系个鞋带也不会,要迟到了,怎么这么磨蹭?” 这种催促也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孩子3~6岁的阶段,他不可能和大人一样,做什么事都那么快,动作能力、意识、自控能力都还达不到那个程度。 不要破坏孩子专注力。不要给孩子买太多同类型的玩具,男孩的恐龙、小汽车、托马斯,女孩的芭比娃娃、毛绒玩具,多得不得了。孩子玩了还没两分钟又去拿其他玩具,这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专注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少买,但是已经买了就先把一部分放起来,一段时间拿出1个,玩几天再换。不要让孩子看太多时间的电子产品,但是也不要走极端,我们可以规定时间和内容,更主要的是要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来代替电子产品。 我们有时候把电子产品当成了电子保姆,忙的时候顾不过来了,就说:“我给你一个iPad,给你打开电视,打开电脑,你一个人先待一会。” 这种处理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来代替它,当孩子在外面玩得非常高兴的时候,他还会想着看家里的手机和电脑吗? 家长如何正确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在提升孩子专注力方面要考虑三个维度。 一是要减少外部的刺激,二是要诱发动机,三是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系统地思考一下。 营造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一定要营造整洁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和孩子一起把家里整理好,一起去打扫卫生,一起去整理房间。让孩子去洗自己的小衣服,孩子用完的东西都要归位等等。一起来做这件事情,不仅培养他的专注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他做家务的能力。 生活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也特别重要,教育即生活,往往我们都在说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实他的生活习惯决定了他的学习习惯。 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我要重点提醒一下,我们接触过这样的案例:夫妻俩带着孩子找我们来咨询,孩子是小学一年级,因为他们经常吵架,这个小孩特别懂事也特别敏感。“我特别希望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但是爸爸妈妈不和睦,总吵架,要是分开了怎么办?” 他的这种担心不能让他专注在一些事情上。他会时刻警惕家长什么时候发火。不要让父母的坏情绪影响孩子的专注力,父母的焦虑、紧张、不满等,孩子都可以感觉到。 还有一个问题是多子女家庭,你有没有发现有了老二以后,老大的脾气变得有点差了。因为给老大的关注太少了,有很多人有意无意拿老大和老二比较,他用一些表现差的行为来提示家长:“我需要关注,我需要心理安慰,我需要爱。” 要共同制定必要的生活规矩。一定是要和孩子共同来制定。比如吃饭时看电视、看平板,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不仅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还破坏了孩子的胃口,影响孩子的发育。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到点了他就知道干什么了。而且是全家人都不要看,形成这样的一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