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一些电视剧中,有为了孩子能上更好的幼儿园而辛苦地四处托关系的家长;有总是简单粗暴地用物质和财富解决亲子之间问题的家长……这些家庭尽管物质条件不同,但本质上却有相同之处——努力给孩子在物质上提供更好的条件。不难发现,剧情传递的是一种“富养”的观念。“富养”的效果究竟如何?从剧情的设定来看,没有看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回农村住的担忧 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多数孩子有了超长假期,这无疑给上班族的父母带来了很多困扰,在我们都恢复正常上班后,便把两个孩子送回了农村老家。可是,没过多久我太太就开始担心两个孩子在老家的情况。首先,担心安全问题,例如交通安全。其次,担心食物的质量与健康问题。第三,担心孩子接触的事物过于“土气”,比如怕孩子学会一些农村的口头禅。当然,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野生”状态——因为没有去上兴趣班而导致教育的延误,甚至产生阶段性无法弥补的教育错失。 我太太的担心虽然主要源于经验和直觉,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综合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对孩子的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上,而且在玩耍和学习两件事上也可能波及。一般来说,在农村,孩子更多的是自由玩耍,有时还会旁观或参与农家劳动。在城市,父母通常会结合孩子的游戏、兴趣、知识、思维、技能等来安排他们的学习,有时也会送孩子参加培训班学习。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家庭造成财务支出的压力,导致很多成年人总是想着要“富养”孩子,把最好的物质条件给孩子。回到儿童视角,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和家庭环境呢? 解开“富养”的种种迷惑 不论一个孩子长大后取得多大的成功、获得多少财富、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心理健康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儿时建立的安全感。通俗地讲,这种安全感取决于父母的爱,取决于父母陪伴的时间和质量。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爱孩子,可在面临是多陪孩子一会儿还是加班、赚钱时,大多父母会选择加班和赚钱。 更糟糕的是,如果父母带着内疚感和金钱回到孩子身边,对孩子进行习惯性的物质补偿,用物质的满足填补孩子心理的匮乏,可能会让孩子对物质产生一种微妙的“报复性需要”,与父母形成脆弱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待到青春期叛逆时,孩子可能会与父母发生决裂,甚至产生极端行为。所以,要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关键在于父母要亲自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而不能由他人代替。其标准首先在于父母陪伴孩子时间的多少;其次在于陪伴的质量,不能敷衍了事。可见,给予陪伴的时间和陪伴的质量才是许多现代父母难以真正做到的“富养”。 在孩子的天性中没有预设任何社会偏见,然而,物质财富水平的划分和攀比的氛围最终会通过父母综合的莫名的焦虑感而影响孩子,导致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获得了“社会眼光”,习得了“社会偏好”。随着孩子与社会接触增多,也会从社会氛围中感知到各种“社会风气”。例如,有的孩子会问家长:“为什么别人的爸爸开的车更好?”“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假期可以去国外旅游?”这时候,焦虑的家长可能会表现出烦恼或内疚,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从情感的形式上来说,安全感的反面总是表现为焦虑感。如果父母以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或者以物质条件的不断升级来给予孩子安全感,但又传递出焦虑感、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乃至营造某种相应的氛围,那么这种“安全感”终究是单薄且易断裂的。相反,父母只有无比包容、处变不惊、心态平和,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安全感。 与我太太对孩子久住农村老家的担忧相比,我的心态平和很多。首先,我看中乡村的田园生活。从环境心理学上来说,自然属于恢复性环境,具有很重要的心理健康功能。一个好的城市规划越来越强调公园、绿地和休闲展览的丰富性和方便性,也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我看中乡村的社区感。孩子越小,其社会性品质的培养越重要,乡村的熟人社会和邻里关系恰恰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当然,城市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品质,但更多的是基于城市陌生人社会的公民素养。第三,我比较看重孩子在农村能够释放和保留一点“野性”。在城市生活中,物理空间的限制多,虽然城市环境有利于孩子适应现代化生活,但不免也有缺憾。最后,从宏观的社会发展来说,未来很可能需要具有跨越物质财富分化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从社会本质来看,任何事情皆有利有弊,选择也好,偶遇也好,迫于现实也好,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事物有什么不好呢? 心理上的平和积极才是理想父母的状态 经济增长、物质消费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获取财富、向上流动,是每个人的正当追求,但对物质和财富的态度,纯粹批判与过度崇拜都不可取。那么,物质和财富的增长究竟能给人带来怎样的改变?不同物质财富水平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又有哪些本质的区别? 实际上,上述两个问题与不同的文化一样,背后蕴含着价值、认知、意义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近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整体处于经济不断增长的态势,但物质水平提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还不太匹配,甚至出现相矛盾的状况。阶层的分化、代际的差异、地区的差异、群体的差异,加上主观的“向上看齐”,社会上呈现出围绕物质财富分化与认同产生的焦虑群像,而儿童成长和教育所表现的,可谓是一种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