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教育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钱祥升,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2的数据,本文探讨了中国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差异现状以及差异发生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教育期望两极分化的现象明显,这种差异与分化和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家庭背景和学校环境息息相关:家庭背景好、学习基础扎实、就读重点学校的青少年具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家庭背景差、学习基础不好、就读非重点学校的青少年具有较低的教育期望。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当前家庭阶层较低的青少年群体,在以“精英教育”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这不仅会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是加剧教育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1 年 02 期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不断提升,教育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与个体向上流动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谁获得了教育”的问题(李春玲,2009),尤其是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子女的教育获得(吴愈晓,2013)。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发现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之间还存在中介桥梁,即家庭背景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教育期望影响教育获得,因此探讨教育期望的差异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学术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就有学者发现教育期望与教育获得存有密切关系(Lesley Andres等,2007)。在教育期望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家庭的教育期望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与教育成就具有显著影响(Jerry Trusty,1998);“布劳-邓肯模型”的后续衍生研究也从微观出发,指出教育期望是教育获得最有效的预测变量(Peter Blau,and O.D.Duncan,1967)。国内学者对此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所关注,有学者认为父亲与母亲的背景对子代教育期望与教育获得有影响,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观念也同时影响着家庭教育期望(杨春华,2006)。还有学者指出,先赋性家庭优势不能完全解释教育获得者的学业水平,学业成功的70%是靠个人因素决定的,受教育者自身的教育期望作为调节家庭阶层地位对教育获得的中间变量,是教育获得最有效的预测变量(王甫勤,2014)。

       纵观已有文献发现,学界至今未对“教育期望如何形成,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议题达成共识,更没有从教育期望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一项全面的综合实证研究。为了验证这一问题,我们选取中国青少年这一群体进行探讨,一是因为随着我国教育的持续改革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对于适龄青少年群体而言,义务教育“读与不读”已经不是问题,谁更愿意继续升学,“更期望获得更多的教育”(刘保中,张月云,2014)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二是因为初中阶段,青少年独立人格与思想尚处于形成过程中,加之学生生活方式简单,主观层面的教育期望受到的影响及因素来源相对比较明确,便于分析。基于此,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框架,尝试多视角多层次对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期望进行解读,并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背景下,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期望有何差异?尚处于独立意识与人格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群体,其主观层面的教育期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国外文献中关于教育期望的含义有educational aspiration和educational expectation之分,前者侧重理想主义,具体指的是一种关于教育的美好愿望,也常被译为教育热望;后者从现实主义出发,具体指在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对教育投入的一种理性判断。中国公众对“教育期望”的理解,更多的是后一种意义上的概念,常见的如“好好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只有考上了大学才会有好工作”等。此外,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期望正随着中国转型期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家庭和学校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必须有效转化为其个体的教育期望才能发挥功能;因此,当代中国青少年教育期望与其自身特征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所考察的教育期望也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具体是指从自身能力、过去的受教育经历、抱负、家庭环境等方面衡量教育的理性价值。

       首先,个体间在性别、户口等人口特征上存在差异。性别依然是教育选择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如今教育期望受到来自父母的影响越来越小,受到性别的影响越来越大;另外,教育需求往往基于教育回报,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农村地区青少年的教育期望普遍偏低,即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很多也不热爱学习,常常出现“反校园文化”现象(熊易寒,2010)。事实上,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习成绩越好的孩子越容易爱上学习,对自身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在学习中充满激情与动力,取得更好的成绩。根据以上文献回顾,我们提出这样的假设:

       假设1a:学生的教育期望存在着性别差异。

       假设1b:学生的教育期望存在着城乡差异。

       假设1c: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教育期望要高。

       假设1d:学生学习成绩越好,教育期望也就越高。

       其次是家庭背景。学界早期关于教育期望的研究就是从家庭教育期望出发,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影响着子女的教育获得,对子女的未来职业地位与收入产生显著影响(杨春华,2014)。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教育期望是家庭实现代际流动的重要变量,父母的教育期望会传承给子女,子辈通过这种习得,形成一种自我激励的心理能量,容易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或学业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教育也是需要成本的,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通常对子女的教育会有较高期望,这会增加对子女教育的经济和文化资本的投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拥有更多的途径获取与孩子教育有关的信息,帮助孩子建立更高的教育期望,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总之,家庭对子代教育期望的影响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父母的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代教育期望养成的投入;二是父母教育期望对子代教育期望的传递与强化(吴愈晓,2015)。根据以上讨论,我们提出这样的假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