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圈群脉动的媒介感知与文化诠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玉宁,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青年圈群文化是互联网媒介文化版图的重要构成,多样化、个性化的网络圈群为洞察主流文化与媒介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对话平台和交流空间。本文选取叙事分析的质性研究范式,通过叙事内容和叙事评价感知“饭圈”群体及其集群行为所蕴含的文化逻辑和价值问题。叙事内容呈现了“饭圈”群体媒介镜像的“他者”再现过程,通过媒介叙事的内视角、外聚焦双重维度进行叙事评价。研究认为,话语空间的文化表征、内容生产的文化认同、生产社会资本的文化互构形成了“饭圈”社会文化实践中的文化螺旋,是洞察主流文化与媒介文化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逻辑路径。通过观察并感知青年圈群的行为之势,把准文化之脉,对于引领与构建青年群体的价值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1 年 02 期

字号: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在媒介全球化和社交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多样化、个性化的青年圈群丰富了社会文化实践的形式和内涵,圈群文化是新型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在网络集群行动中的投射。随着网络集群行为和圈群文化沟通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种媒介文化现象持续引发社会热议和媒体聚焦,青年圈群组织从认知建构到行动表达、从话语表征到文化生产的演化路径为洞察主流文化与媒介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对话平台和交流空间。文化的变迁内嵌于社会结构转型、媒介生态系统变迁和文化权力变革的全过程,可以通过对普泛性媒介文化现象的揭示来客观认知社会转型期的潜隐问题,通过对具象性媒介文化实践的聚焦来深刻诠释媒介文化现象的本体意义。

       作为互联网媒介文化版图中青年圈群的一个代表性缩影,“饭圈”是长期流行于青少年群体中的追星文化、粉丝文化、“迷”文化的新形式,是媒介社会化过程中圈群文化演化的新样态,至今依然以各种形式存续并在媒介文化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激活和演化,已成为我国互联网实践活动中的典型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无论是针对香港暴乱事件时守护“阿中”的“饭圈行动”,还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驰援“武汉”的“饭圈公益”,都成为媒介化时代中国青年政治表达和公益参与的标志性事件,折射出当代青年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文化认同及政治参与的新特点、新趋势,为我国互联网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研究对象。因此,立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时代背景,观察并感知青年圈群组织的行为之势,把准和切中群体发展的文化之脉,能够为进一步规范青年圈群网络行为、引领青年圈群的价值建构提供思维导图,同时也为洞察我国互联网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动力和阻力提供问题替代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一种质性研究范式:叙事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相关研究的回溯性分析

       国内学界关于“饭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饭圈”现象兴起的原因、追星行为、粉丝经济、人口学结构性特征、群体文化特点、社会大众对“饭圈”的态度等方面,针对研究对象“饭圈”所关涉的具体问题研究已有较为丰富的积累。研究学科视角以传播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为主,研究方法以文献回溯性分析、参与型观察方法最为常见。已有的部分研究认为,追星、粉丝、“饭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在从标签化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判定中逐渐走向成熟[1],“饭圈”构建出群体专属的话语体系和运作规则,具有建设性和积极意义[2]。心理情感驱动、偶像崇拜、消费娱乐需求、身份认同等是影响粉丝行为、社群文化、内部圈层分化和集体行动的变量。已有的研究视角及富有价值的代表性结论均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论点。

       “饭圈”现象作为具体的媒介文化实践类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是与社会时空、文化场域和现实条件密切关联,其载体形式和内容往往具有文化和意识形态属性,实践效果通常具有复杂多元性。因此,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刻板地套用西方经验和理论,更不能用二元视角简单地判定复杂纠缠的关联关系,需要具体而微的精致洞察方能获取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学界的主流观点主张社会学研究应该观照和切中原始的、未分化的、根基性的“生活世界”[3],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变量如社会认同、文化互构、社会行动等相对而言难以通过量化研究中常用到的变量检验假设方法进行量化或无法精确量化。因此,与量化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方法主张主客观的有效结合,更加立足于主观、客观合一的生活世界,尤其是在探讨和解决难以量化分析的研究问题时具有内在的优越性[4]。基于此,本文选择质性方法尝试回应和分析“饭圈”现象及现象背后的文化逻辑。

       2.引入叙事分析方法的必要性

       在社会学研究领域,质性研究按照所涉研究问题类别对应不同的分析研究策略,如民族志、扎根理论、常人方法学、参与型观察等方法,本文的研究问题涉及对“饭圈”的现象分析、行为描述和意义诠释等多种类型,因此要突破选择单一质性分析方法的思维框架,叙事分析方法以事件为中心,能够呈现、聚焦相关事件并溯源追踪、集中阐释事件意义,无疑成为开展质性研究的更优选择。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历经结构主义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学开始,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都发生了以叙述回归为表现形式的历史转向,甚至经济学、法学、人工智能等“准科学”,都开始采用叙述分析作为研究模式[5]。这个转向对当今学术思想影响深远,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人类如何把经验转化成知识,更是关系到人类心灵对自身活动与身份的基本态度。“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社会学”认为事件本身具有反映社会深层结构特征和历史变迁过程的镜像认识论价值,同时事件本身就是变迁的重要起因,这揭示了事件的本体论价值,因此充分考虑历史面向,赋予事件、时间以中心性地位的“叙述性的思考”作为事件的解释框架是社会学研究的应然之举。这与国内学界提出的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应该从“国家与社会”转换为“制度与生活”视角的建构和运用相契合。叙事分析以来源于生活维度的事件为中心,事件推进过程直接表现为行动者之间互为情境的持续互动行为,更深层次则是行动者对不同正式制度与习惯法的身体化的具象实践[6]。以上关于事件互动性、实践性的阐发与本研究选择的叙事分析视角具有相当一致的恰切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将叙事分析方法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正是一种认识中国社会维续及动态变迁基本机制、内在逻辑的基本尝试。因此,叙事分析方法能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思维工具和分析框架,对青年圈群的社会学研究又可进一步反哺叙事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