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的秘诀不是“延迟”而是“满足”

作 者:
云燕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现代家长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众所周知,具备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成长效率更高,于是许多家长开始刻意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却忽视了延迟满足的内在逻辑,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困扰。

      “延迟满足”这个概念源于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心理咨询工作中,我经常碰到误解“延迟满足”的家长,他们对“延迟满足”的误操作给孩子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困扰,令人痛心。

      在分析之前,让我们重温“延迟满足”这个概念的起源: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主持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地点选在位于斯坦福大学的一所幼儿园。参与实验的孩子共有32个,最小的3岁半,最大的5岁8个月。

      沃尔特和助手让每个孩子单独待在一个小房间里,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的托盘里放着这个孩子最爱吃的食物:棉花糖、软糖、曲奇饼或饼干棒。孩子们被告知,他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即吃掉托盘里的食物,但不能得到奖励;二是忍耐15分钟再吃,那样就可以得到双份的食物。

      孩子们面对盘中美食,表现各不相同。一部分孩子一刻也不能忍受诱惑,毫不犹豫地把食物吃下。另一部分孩子希望得到奖励,拼命与盘中美食的诱惑斗争:有的捂住自己的眼睛,有的转过身去,有的焦急地围着桌子踱步,有的唱起了不相干的歌曲……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还有一些孩子开始显得很不耐烦,他们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甚至用手敲打盘中的美食。

      结果,大多数孩子坚持不到5分钟就选择放弃,把食物吃掉了,较少的孩子坚持得稍微久一点,但仍不足15分钟,只有大约20%的孩子忍受了15分钟的漫长煎熬,得到了第二份美食。

      这次实验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同样的实验。

      18年之后,研究者对当年参与实验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当年得到双份美食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为出色。22年后的第二次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得到双份美食的孩子在美国高考中的成绩更优秀。43年后,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都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最高级的思维活动,并且这些人在事业、生活等方面也确实都比较成功。

      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孩子在四五岁时具备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较大成就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人生可能更精彩。

      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延迟满足是个体自我调节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行为特征,是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属于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个部分,是心理成熟的体现。

      家长误操作,会给孩子造成四种伤害

      延迟满足对孩子的积极作用让家长们如获至宝,纷纷在生活中如法炮制,对孩子进行训练。但是,由于对延迟满足理念理解得不够全面和深刻,踏入误区者大有人在。

      4岁的小荆从小接受妈妈的延迟满足训练,他当着妈妈的面从不提要求,但只要妈妈离开,他就会放纵自己一下,比如抢过爸爸的饮料瓶,猛灌几口。等妈妈回来,他又变成了乖宝宝。

      3岁的玲玲也是一个“延迟满足小达人”,在公众场合给妈妈挣足了面子。比如在超市,玲玲绝对不会闹着要这要那。如果妈妈问她想不想吃巧克力,她会连连摆手说“不要”,但眼睛死死盯着货架上的巧克力。在场的成年人都知道,那目光的意思是“想要”。

      5岁的胖胖早就受够了妈妈的“等几天”“下次吧”,但拿妈妈没办法,只好暗地里使坏。有一天,他和妈妈一起外出吃饭。等菜的时候,他想用妈妈的手机玩一盘小游戏,妈妈说:“如果你能等15分钟,就可以玩两盘。”胖胖见妈妈又来这一套,赌气不玩了。过了一会儿,菜来了,摆菜的时候,他故意把汤汁洒到妈妈的手机上。

      家长的误操作,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而且会对孩子造成以下4种伤害:

      1.失去安全感

      0~3岁是孩子建立对养育者信任感和亲密感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如果父母故意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不爱他,因而失去安全感。

      当孩子长到3岁,学会控制大小便了,表示他有了一定的自控力,这时才适合接受延迟满足训练。

      2.贪婪、不懂分享

      成年人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当然是平时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孩子也一样,往往对不能轻易到手的东西保持热情。

      欲望处理得好可以“化诱惑为动力”,处理不好就会“被魔鬼牵着鼻子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化诱惑为动力”,但家长们往往混淆“欲望”和“需求”这两个概念。

      饿了想吃、渴了想喝是本能需求,不被满足就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超出本能之外的东西,才属于欲望,是可以拒绝或延迟满足的。对孩子所有要求都不假思索地延迟满足,或干脆置之不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本能需求不被满足无异于虐待,而欲望总是不被满足也可能变成一种精神饥渴,孩子会拼命索取,一旦得到就执拗地占有,不让别人碰一下。

      3.形成讨好型人格

      “如果我表现得更乖,妈妈就会满足我的要求,就会更爱我。”经常被拒绝或延迟满足的孩子大多会这样想。每次家长不及时回应,孩子都会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为了争取家长的爱,孩子会本能地自我约束,做事谨小慎微,唯恐出错,一旦出错就会夸张地自责。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