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
宛群超(1988- ),男,安徽庐江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行为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袁凌,通讯作者(1962- ),男,湖南慈利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行为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蒋镇武(1996- ),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为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管理。长沙 410082

原文出处:
软科学

内容提要:

基于2004~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与时间累积效应;(2)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向调节研发人员流动与其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3)以研发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交叉因子为门槛变量,研发人员流动、研发资本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强度分别呈现正U型、倒N型曲线关系。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21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20)10-0001-06

      高技术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和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1],又是推动中国创新驱动战略有效落实、新旧动能成功转换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际上,研发要素(比如R&D人员、R&D资本等)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关联。现有研究多从静态视角分析,倘若从动态视角看,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是否能够明显地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地,这一影响机制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其关键在于厘清研发要素流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宏观背景下,探讨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指经济行为主体难以准确预测政府是否、何时以及怎样调整现行经济政策[2],在其所引致的多维效应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诸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0”等很多重大经济政策。各地方政府通过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智慧型城市和创新型社会建设,发挥创新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快高技术产业研发要素流动,这能否有效地促进其创新能力?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调节研发要素流动的创新效应?更深入地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具有一个最优区间?以上问题的科学回答对于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落实、经济转型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此,本文将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要素流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创新能力置于统一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性分析。

      1 文献综述

      关于研发要素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从静态视角看,一些学者考察研发要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侯建和陈恒以外部研发经费支出测度外部知识源化程度,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外部源化程度呈现区域异质性,且其对高技术产业专利产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李培楠等研究表明,在技术开发阶段,研发人员明显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而在成果转化阶段,当期的研发人员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4]。刘凤朝、张娜和赵良仕利用改进型两阶段网络DEA,以研发投入为第一阶段的投入指标,分析了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发展态势[5]。产业异质性视角方面,一些学者从国内外角度探讨了研发要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国外角度看,OFDI研发溢出效应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6]。从国内角度看,行业内企业资本投入对其自主创新产生了积极效应[7]。

      现有研究多从微观层次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政府政策的角度出发,政府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会产生影响,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创新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收益。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致的多维效应看,其对企业项目投资产生“放缓效应”与“延迟效应”[2]。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视角,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够通过研发投资的“延迟效应”对企业创新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融资约束与企业性质的差异化作用[8]。而有些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明显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与专利申请量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9]。此外,有些研究表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正向关系,但这种关系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异质性影响[10,11]。然而,鲜有研究从宏观层次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创新或产业创新的影响。

      2 理论框架

      2.1 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高技术产业存在高渗透性、强外部性等特征[12],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在市场机制的驱动和“互联网+”的外推下,加强了研发要素的知识与技术等扩散效应,促进知识在输出方与接受方之间的流动与传递,促进基于市场机制的技术转移[13],有力地推动了高技术产业内部细分行业之间、高技术产业和非高技术产业之间的有效交叉、有效渗透、有效融合,这势必强化新工艺的融合、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与市场的融合,进而会推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这能够加快新知识的创造、集成、转移及其应用过程,进而促进研发环节的有序循环,从而推进创新生产活动。与此同时,也会催生新的创新生产模式,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助力创新执行部门工作的有序进行,增强研发要素利用效率,最终提高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

      研发要素作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是通过其知识赋能创新驱动活动而有序进行的。研发要素流动促进了高技术产业间研发人员的交流和知识溢出,并与新材料、新工艺等实物性要素有效地融合,形成良好的配置效应,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商业化过程。高技术企业通过研发要素流动不仅能够直接产生新知识,而且能够提升高技术企业对现有知识的吸收能力,进而加强新知识的外溢效应,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研发要素在高技术产业间的流动能够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同行业等创新主体进行研发合作,打造研发联盟,形成研发合作网络,加强知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强度,有效地整合互补性的知识,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研发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知识转移,增强了知识资源的集成和整合,促进创新成果产生[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