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0)7-9-8 根据对中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的基本认识和判断,国家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一个面向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决策。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出现逆潮,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被不断强化,中美关系持续恶化,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进一步加速全球局势变化,出口导向的外贸依赖型发展难有更大空间。从国内来看,中国已经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大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是经济结构转型,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客观要求走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四十多年来的“横向创新(Horizontal Innovation)”,已经将中国经济推向了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面向未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成“纵向创新(Vertical Innovation)”阶段,这是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根本所在,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必然要求。 熊彼特(1939)阐述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然而古典经济学一直将创新认为是经济系统以外的因素,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却又不属于经济的一部分。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认知,代表性模型是Solow-Swan模型,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该模型中,只要保证资本积累,所有的国家无论初始的人均收入存在多大的差异,都最终会趋于收敛。二战后很多国家以此为理论依据进行了实践。但是,为了提升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这些国家或地区高度动员有限的资源,人为扶持某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优先发展,结果却不理想。大量的实证研究也显示,经济水平趋同只出现在某些“俱乐部”(Club)经济体内部,“俱乐部”之间的差距是扩大了。因此,到了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为经济发展理论再次注入了活力。内生增长理论解释了经济如何通过一种内生机制获得可持续增长。按照研究思路不同,具体可以分为三类:①Romer(1986,1989)强调生产要素外溢的理论[1-2];②Lucas(1988)的人力资本积累理论;③垄断竞争与R&D理论[3]。其中Grossman和Helpman(1991)提出的横向创新理论以及Aghion和Howitt(1992)提出的纵向创新理论,构成了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Helpman和Krugman研究了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和其他动态贸易问题的影响,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贸易和投资带来的技术或知识外溢、落后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强和模仿、适宜技术发展和创新的互补性,推动了发达国和落后国的经济增长,这是发达国与落后国在一体化中产生的“横向创新”。Aghion和Howitt认为经济增长是由一系列随机的质量改进(或者说纵向创新)带来的,而新发明会使旧技术或产品过时(Obsolescence),这种“过时”在熊彼特那里就被称作“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istruction)。Aghion和Howitt关于纵向创新理论的最早研究成果是1992年发表的《创造性毁灭的增长模型》,给出了纵向创新理论的基本模型[4]。他们对增长与失业、经济周期、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教育、政治制度等多方面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98年出版的《内生增长理论》一书中[5]。当然,纵向创新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中除了Aghion和Howitt的研究贡献之外,其他研究人员的成果也丰富了这个理论体系。纵向创新理论认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竞争、专利政策、收入的国际差异、技术革命。 1 基本模型及其启示 Aghion和Howitt在992年发表的《创造性毁灭的增长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纵向创新理论的基本模型,该模型以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为基础[4]。与其他内生增长理论不同的是,纵向创新理论模型强调了由知识积累和产业创新带来的旧技术的过时。 1.1 假设 经济中有四组可交易的资源:土地、劳动、最终消费品以及一系列中间品i∈[0,1]。经济中也有N个无差别的生命无限的劳动者,每个劳动者有一单位劳动流(Labor Flow)可以提供,因此,N也等于劳动力供给流,并且,每个劳动者有完全一样的固定偏好,时间偏好率r>0。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不变,因而r也是利率。劳动者供给的劳动中没有无效劳动。土地的供给固定为H。 使用土地和中间品生产最终消费品,生产函数如下: y=∫[1][,0]{F[x(i)](i)}di (1) 式中,F’>O,F"<0,y是最终消费品的产出流(the Flow Output),x(i)是中间品i的投入,c(i)是在要素价格固定时衡量使用中间品i生产最终消费品的单位成本的变量。 每一种中间品i的生产都使用了劳动,并且是在线性技术条件下,因而有中间品i的生产函数如下: x(i)=L(i) (2) L(i)是生产第i种中间品时使用的劳动量。 除了用于生产中间品,劳动还可以用于研发,从而产生一个创新的随机序列。创新的泊松到达率是λn,n是用于研发的劳动量,λ是由研发水平决定的常系数。假设研发部门没有技术积累,因而泊松到达率仅仅由投入研发的劳动量确定,与以前的研发无关。 假设时间是连续的,用t≥0来表示。符号t=0,1,…表示从第t个创新开始到第t+1个创新开始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长度是随机的。如果第t期投入研发的劳动量是n[,t],那么,第t期的长度是以λn[,t]为系数的指数方程。 每次创新都以一系列新中间品的产生为标志,使用这些中间品,消费品的生产效率将更高。在历史上,这些新中间品的代表有蒸汽机、飞机、电脑等。使用新中间品,能使成本系数c(i)下降y∈(0,1)。假设没有技术扩散的滞后,也即新中间品能立即被用在所有的最终消费品生产部门,因此,第t期任何消费品部门的成本系数都一样: c[,t](i)=c[,t]=c[,0]γ[t]
i∈[0,1],t=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