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学会成长型思维

作 者:

作者简介:
杜晓敬,李雪梅,北京市顺义区澜西园四区幼儿园

原文出处:
学前教育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取决于先天的智力,而更多是靠后天的努力。”心理学研究者把这一理念称为成长型思维。孩子在生活中常会遇到自己不会做的事,如果能认识到自己只是暂时不会,只要通过努力学习、找到方法,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就会拥有积极的心态。成为敢于探索、自信、有毅力的终身学习者。本期推荐的图书能让孩子体会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学会客观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从而更快乐自信地成长。

      《猪也会飞》

      瓦莱丽·库尔曼/文,罗格/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当我们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时,孩子通常会生气、抵触、气馁,并潜移默化地认同了“我不行”。故事中的小牛洛菲也遭遇了这一切。她想拥有一辆自行车,但爸爸搪塞她,说只有猪会飞了才给她买。爸爸、朋友、飞行员都反复告诉洛菲:“你不会骑自行车,猪也不会飞。”可是洛菲并没有生气,她想到的是“我只是现在不会而已”。洛菲克服了困难,努力尝试并学会了开飞机,把小猪也带上了天。洛菲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自行车,骑车畅游在农场里。

      听了这个故事,孩子们说:“洛菲的那句‘我只是现在不会而已’是一句有魔法的话。”大家复述故事中的对话,不断用这句话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和不断尝试的勇气。我也鼓励大家:当你们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用这句有魔法的话让自己改变想法,成为敢想敢做的人。

      其实,框住我们的是固有的思维模式,期待成长型思维能带给我们“改变思维,猪也会飞”的神奇体验。

      彼得·雷诺兹/著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瓦斯蒂,一个不敢动手绘画的小孩,在老师的鼓励下,她的画从一个“点”戳起。老师对她说:“请签名。”并将这个“点”镶上画框,挂在了美术教室里。正是在老师持续的关注、无限的鼓励和真诚的认可中,瓦斯蒂画出了更多漂亮的点,还举行了自己的画展,收获了崇拜者。

      瓦斯蒂是从第一次戳下一个点开始,逐步相信自己可以画得更好。听了故事,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自己说过的“我不会……”,回顾自己因为害怕而逃避的事,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当下次遇到不会的事时,可以有哪些改变。孩子们说:“敢试就是有勇气。”“遇到新事情我不怕,要试一试。”“从简单的开始。”“只要做了,就会有进步。”“别人尝试的时候不要笑话他,要表扬。”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对孩子实实在在的影响。

      绘本故事所展现出的力量让我们震撼。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孩子,支持、接纳、认可孩子,激发他们内心的力量,让他们在被认可和被期待中快乐成长吧。

      《零错误女孩》

      马克·派特盖瑞·罗宾斯特/文,马克·派特/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崔琪是个“零错误”女孩,从小被冠以“完美”的标签,收获了大家的羡慕与崇拜。不能犯错成为崔琪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她所有的行为必须完美,这让她感到身心疲惫,成人眼中的成功与美好并不能给她快乐。在一次万众瞩目的节目表演中,她失误了,打破了自己“零错误”的记录。然而节目现场她笑着坦然面对,收获了尝试新事物时难免犯错的释然,也收获了生活中的快乐。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引导孩子们尝试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零错误’孩子,我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什么对我更重要?生活中我犯过哪些错误?从中收获了什么?”通过讨论,孩子们越来越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听到大家说自己不怕犯错,犯错是非常正常的事,并在犯错中收获了成长,我真为孩子们打破了“不犯错”的思维枷锁而感到高兴。

      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试错中长大的,但成人不经意间对孩子“什么事都要做好”的要求,让他们感到有压力。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探索世界、不断进步的勇气与能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具有成长型思维,敢于探索,敢于犯错,敢于承担。

      《阿达相当科学家》

      安德里亚·贝蒂/文,大卫·罗伯茨/图

      新星出版社出版

      故事中阿达的“为什么”可真多:“为什么玫瑰的茎上有尖尖的刺?为什么爸爸的鼻毛那么长?为什么……”阿达看似淘气、捣蛋,给爸爸妈妈带来无限的“麻烦”,却是在用“为什么、是什么”的哲学方式思考问题,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求证。这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成长型思维,是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自由提问、思考和探索,就是保护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孩子们非常喜欢故事里的阿达,因为阿达就是他们自己。阿达的故事激励着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人。这个故事再次提醒我们,要跟随孩子成长的步伐,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想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