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参加“童子军”野外露营活动时不慎与同伴走失。因为他笃信父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告诫,虽然多次看到救援人员从身边经过,但他都躲了起来,错过很多获救的机会。直到第4天,奄奄一息的他才被发现。那么,到底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呢? 日常生活中谈及安全教育,家长总会有意无意地和孩子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似乎远离了陌生人就可以让孩子变得相对安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针对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出“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等要求,现代教育理念则认为,和陌生人有所接触对孩子发展是有益的。可见,有关“陌生人”的教育是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一。 与孩子讨论陌生人 什么是陌生人 有学者曾经在调研中问幼儿园的孩子:“哪些是不能说话的陌生人?”孩子的答案里出现比较多的是:不好看的人、对我很凶的人、说话声音很响的人。其实,我们可以告诉孩子,陌生人就是“自己不熟悉的人”,不需要先主观强调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有关“陌生人”的教育是要帮助孩子理解哪些人、哪些情况会对他构成威胁,他可以怎么应对。 不同年龄采用不同方式 《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有一组“不跟陌生人走”的测试数据:小班孩子跟着陌生人走的有70%、中班孩子有50%、大班孩子也有50%,另外50%的大班孩子会使用语言、行动阻止陌生人。很多孩子往往依据个人的情绪、兴趣爱好、个人理解等进行判断,应对危险采取的策略则简单而不合乎逻辑。所以,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 1.选择和小班孩子生活情境相似的情节与之共情 小班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在具体的、和真实生活相近的情境中理解问题,因此需要选择这样的内容让孩子产生共鸣与共情,进而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与陌生人交往。例如,在绘本《幸运的米拉·不跟陌生人走》中,米拉和爸爸妈妈约定由他们来接她放学,可是爸爸妈妈却没有准时来,在此期间她遇到了不同的陌生人,面对这些人,她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由于是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所以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贴切地了解谁是陌生人、如何拒绝陌生人等,并知道可以用礼貌又坚决的态度拒绝陌生人的邀请,学习拒绝陌生人的语言:“不,我不认识你。你别碰我,我要自己等妈妈”“不行,妈妈说过,不能跟陌生人走……” 2.通过情景模拟,巩固中班孩子的认知,内化其行为 情景表演是中班孩子非常喜欢的形式。当孩子积累了初步的安全知识后,就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通过情景模拟再现真实生活,能让中班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之前获得的安全认知转化到情景表演中并演绎出来,这个过程也是孩子知识内化的过程。比如,爸爸妈妈分别扮演陌生人,请孩子吃棒棒糖,看孩子的回应方式,从而检验孩子对安全知识的习得情况。如果孩子有比较合理的办法处理就要立刻给予肯定,倘若还有不足就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头脑风暴,拓展大班孩子对待陌生人的方法 大班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的意识,也知晓一些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方法,同时倾听和深度思考的能力也有所发展。由此,可以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路,让他们拥有更灵活的方法机智应对不同的情况。头脑风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例如可以围绕“在家中遇到陌生的客人该怎么办”“学校遇到陌生的老师该怎么办”“外出遇到不认识的人又该怎么办”等问题,在家庭中和孩子一起辩证地思考和讨论,从而帮助孩子获取在不同场景中用不同的方法对待陌生人。 可以与陌生人说话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建议:“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因此,和孩子讨论这个话题时,不要对陌生人一概而论,就像前文中提到的救援人员,他们虽然是孩子不熟悉的人,但是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不要给孩子一个统一的准则——“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与陌生人互动。 1.家长要起到正确的榜样作用 在幼儿期,孩子很少有机会单独遇到陌生人,一般都有家长的陪伴,所以家长要起表率作用。例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推销,可以委婉地拒绝;遇到快递员送货物时,要有礼貌地接收。让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和陌生人说话的方法。 2.告诉孩子遇到陌生人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准则 如果有陌生人走过来要给他零食,必须坚决地大声拒绝,并且马上跑开;如果有陌生人向他求助,必须找一个可以信任的成年人帮助;如果有人尝试触摸孩子或者让孩子触摸他,一定要立即躲避,而且要马上告诉家长。 3.随机教育,让孩子了解和陌生人互动的方法 例如,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针对其中有关陌生人的故事情节,和孩子交流,听听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孩子谈论一些正面报道的社会事件,问问孩子假如自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从而获得间接的经验。 4.在家长的陪伴下可以让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以及与新认识的人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