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尚的理论蕴含

作 者:
朱力 

作者简介:
朱力 南京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原文出处:
学术交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关于社会风尚的理论探讨

      社会风尚的俗称就是社会风气,它是以自然现象作比喻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的生存环境中,有两种不可缺少的气候,一种是自然气候,它由湿度、温度、风力等自然要素构成,对自然气候人们在生理上会直接感受到舒适与否,恶劣的自然气候会使人在生理上感到难以忍受或不舒适。另一种是社会气候,由文化习俗、道德风尚、人际关系等要素构成的,在生活层面的某一时期内社会气候的主要流向,主要特征就是人们所说的社会风尚。它是在一定的时空内,某一跃居突出地位的社会气候所产生的一种文化效应场。它是人们在主观上能感受到的东西,当社会风尚清洁、健康、文明、向上时,人们在精神上会感到愉快、舒畅;反之,颓丧的社会风尚,令人在精神上感到沮丧、压抑。

      命题一:社会风尚的产生是许多社会成员互动的合力的结果

      社会风尚是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价值判断、行为意向、行为方式等在形式上趋于相近的情形的一种总称。恩格斯关于历史产生的观点对解释社会风尚的形成具有启发性:“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等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78页。)社会风尚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共振。这种行为把个人行为溶化在行为主体群中,使个人既借助于集体力量,又能表现为集体力量。它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的叠加,在这里个人行为已经失去了其独立性,个人是体现集体行为的主体,而不是体现个人行为的主体。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人们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各人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和行为取向的这种相互作用,相互折射、相互影响,相互模仿、逐渐形成了多数人的一致性的言行,并由此而形成对某种行为方式的认同。许多群体和个人所共同的普遍的社会行为,才能蔚然成风。

      命题二:社会风尚的传播是一个相互模仿的过程

      一种社会风气在一般情况下是在一定区域内、一定群体中大多数人普遍的仿效行为。社会风尚是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社会成员在某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性,是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社会风尚的传播过程。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发,由少数人率先兴起,更多的人模仿而成。这种社会风尚的形成与演变带有很大的自发性,是一种较为低级的群众集体行为,没有科学的思想体系做指导。二是倡导,政府或正式组织有目的、有组织地宣传和提倡某种社会风尚,这种社会风尚蕴含了与主文化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有科学的思想体系作指导。后者是比前者层次更高的一种传播形式。社会风尚的传播是一个暗示、模仿、认同和传播的过程。社会风尚形成的起点是少数人的意识和行为,其源泉一般来自于高地位社会群体,这些人常常是社会风气的最初倡导者。社会风尚的传播规律具有双向性,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命题三:社会风尚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反映

      社会风尚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在某种价值的引导下所表现出的一种趋于普遍流行的行为,是对人们行为取向的一种集中反映,具有明显的趋向性。所以,它的形成和蔓延总是和某一社会所主张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行为相关联。那些与主导文化相吻合的社会风尚,受到社会的鼓励、提倡而流行,反之受到压抑。社会风尚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互动中的道德行为,主要是一种道德风尚,即社会上大多数人所认同、遵守、推崇的某些道德规范的行为。人的素质和精神面貌主导社会风尚的状况和实际流向。道德建设是社会风尚的自身内容的一部分,社会风尚是道德建设的基础,而社会风气又是道德的支持力量和资源。对立的社会风气总是沿着不同方向发展变化的,由此产生功能的二重性甚至有多义性。

      命题四:社会风尚是社会意识向社会心理转化的中间环节

      根据普列汉诺夫的观点,社会风尚处于意识形态结构的中间环节。在社会意识结构内部,低层次的社会心理与高层次的思想体系存在双向转化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心理作为思想体系的来源,它经过社会风尚、社会思潮等环节进行蒸馏、提炼、凝聚,升华为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思想体系作用于社会心理,又经过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等环节进行灌输、影响、传播、积淀、扩展、普及,把思想体系转化为某一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心理。因此,社会风尚既可以在自发的社会心理基础上产生,是一个自然的消长过程,又可以在自觉的思想体系的诱导下形成,是一个可以抑扬的过程。(注:何梓昆:《社会风气的特性与功能》,《现代哲学》,1992(1)26~29页。)意识形态向社会心理转化,必须将处于主导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熔铸到社会成员的动机、态度中去,这个熔铸过程,就是将意识形态的内容,经过各种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外化为社会风尚,形成强大的社会文化效应场和精神力量,人们在其作用下,思想和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它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支配。社会风尚需要精神的牵引力使之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命题五:社会风尚与社会风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社会风俗,亦称习俗。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经过多次重复而固定下来的、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行为模式。人们经常将社会风尚与社会风俗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社会风尚是在社会风俗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风尚是在现行的社会环境中,社会风俗与现实环境的碰撞中,某些新的因素、新的成分导入而引起的变异。社会风尚与社会风俗的许多内容是相通的,反映的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尤其是人们交往中的公共道德行为。而新的风俗的萌芽,则是社会新风尚。而社会风尚中的一些核心的内容,一旦被人们接纳,形成规矩,稳定下来,传承下去,就转化为群众所认可的社会风俗。但两者也有差异,首先,社会风尚较活跃,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它所体现的社会意识具有很强的、鲜明的时代性。只要社会的经济政治环境发生变化,变会影响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从而使社会风气变化会出现摆动。特定的时代,都有特定的社会风尚。而社会风俗则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变化缓慢,表现出较强的历史滞留性。社会风尚中蕴含的道德规范是鲜活的,更具创新性,适应时代性;而在社会风俗中蕴含的道德规范是沉稳的,持久的,早已被人所接受的。凡是社会发生大变革时期,凡是思想解放观念变革时期,往往也是最易形成新的社会风尚时期,也是社会风俗变化最显赫、最剧烈时期。其次,社会风尚要向社会风俗转化才有稳定性。社会风尚与社会风俗的主要内容是道德,从道德角度讲判断社会风尚的是成文的道德,判断社会风俗的是习惯的道德。道德风尚一旦形成习俗,就内化于社会成员的心理,就表现出一种巨大的习惯性,不需要监督和提醒,这时的道德才会发生作用。社会道德风尚必需得到风俗习惯的认同,风俗习惯是对社会风尚的接纳,具有同化能力。但如果道德建设仅仅停留在社会风尚层面上,而不化成社会风俗,那只能是少数人的道德,或是飘动的、不能持久、流于空乏的道德,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道德。道德规范如果有违于社会风俗,则会碰到人们的拒绝而无法产生效力。因此,在当前建设社会风尚,要在道德转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习惯上下功夫。是一场持久的工程,不可有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如近期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既是精神环境改善的过程,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社会风尚的改善有赖于社会成员文明素质的提高,而这是日积月累的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