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利主义是一种庸俗的价值观念,是我国当前颇为流行的一种心灵疾病。它已经给我们这个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注重对唯利主义的研究,树立起反唯利主义的自觉意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和道德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唯利主义 我们这里所讲的唯利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理论学说,而是一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支配着人们思维和行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它以功利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是在功利与精神价值关系问题上只求前者、否定后者的一种片面思想和做法。一方面,它表现为对功利(包括钱财、权势、名誉等)的过分热衷和追逐,如拜金主义、拜权主义等;另一方面,它表现为对各种精神价值(如真、善、美,如良心、人格、理想、信仰、爱情、友谊、亲情等)的冷漠和排斥,甚至以虚无主义的态度看待精神价值。“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就是对唯利主义的一种精彩表达。 唯利主义体现在人们的价值追求、行事准则和价值标准等各个方面。在价值追求方面,唯利主义把人的一切需要都简化为功利需要,视获取功利为生活的唯一目的,把一切精神价值都排除在生活追求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它表现为一味追求“实惠”,表现为利欲的膨胀化、心灵的物欲化、趣味的粗俗化,以及对责任、人情的冷漠化,表现为崇尚庸俗、嘲讽高雅,等等。 在行事准则方面,唯利主义把有利看作行事的唯一原则,以功利上的考虑为唯一的实践理性。它使人不再考虑行为是否合理,是否道德,是否合乎良心,是否文明,是否讲情义,是否合乎自己的信仰。如果无利可图,见孺子入井也不相救;如果有利可图,良心、爱情、亲情、人格都可以不要。它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都归结为利害关系、金钱关系。平时我们所说的“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市侩习气”、“势利眼”、“有奶便是娘”,指的就是这种唯利主义的行事特征。 在价值标准方面,唯利主义把功利视为衡量事物价值的唯一尺度。在它看来,事物只有利害,而没有善恶、美丑,没有高尚与卑鄙、崇高与渺小。它看一个人,只看他带来多少功利,而不再看他的品德、为人,或者认为本事就是品德,带来功利就是为人好。在它看来,凡是不能折算为功利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良心能值几个钱?”、“人格能值几个钱?”、“贞操能值几个钱?”,就是唯利主义者看待精神价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这就是否定精神价值的存在,就是精神价值问题上的虚无主义。用这种观点来看待出卖良心、出卖尊严、出卖贞操之类的行为,当然会感到很合算,甚至会产生一种赚了便宜的感觉。 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唯利主义这一概念,必须考察它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1.唯利主义与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功利主义是指一种强调功利价值、以功利为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的思想意识。它讲功利,但未必否定、排斥精神价值,未必把功利追求和功利标准唯一化。而唯利主义则是一种极端功利主义,是把功利主义推向极端化、绝对化的结果。唯利主义属于功利主义,但功利主义未必都是唯利主义。 狭义上的功利主义是指以边沁、穆勒为代表的英国功利主义理论学说。它除了具有广义功利主义一般属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和主张,即主张功利至上原则、“最大幸福主义”和唯效果论等。如边沁所说“功利原则指的就是: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换句话说,就是看该行为增进或者违反当事者的幸福为准。”(注:转引自周辅成编:《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582页。)“一个行为是善是恶,只要考虑它的结果如何而定。”(注:转引自杜威:《道德学》。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248页。)可见,其功利原则是以行为给人带来幸福的效果为最高价值的原则。这种观点把功利看成唯一的价值,一切不能折合为功利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若能带来最大功利效果,可以不择手段。其唯效果论主张道德评价不要论动机,不要讲心好心坏,实际上否定了道德的内在价值,等于主张取消道德评价。可见,这种功利主义学说在逻辑上不仅含有唯利主义的结论,而且还含有非道德主义的倾向。 2.唯利主义与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把金钱视为生活的唯一目的,以金钱为尺度来衡量一切价值的思想意识。在商品经济社会,由于金钱可以和任何一种功利进行交换,因而人们对功利的一味追求必然表现为对金钱的崇拜和迷恋;由于金钱充当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所以价值标准的唯功利化必然表现为“唯金钱化”,即表现为用“值多少钱”来衡量一切价值。因此,拜金主义不过是唯利主义在商品经济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3.唯利主义与利己主义。前者回答的是如何看待功利与精神价值的关系问题,后者回答的是如何看待人我关系问题。所以,唯利主义不等于利己主义。但二者在逻辑上又是相通的。唯利主义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必然落脚到自私自利,因为为公、利他、顾及别人是需要良心、责任感、情谊、信仰、奉献精神的,而唯利主义恰恰瞧不起这些东西。一个为了钱财连自己的爱情都顾不上的人,难道还能顾得上道义、责任?一个一味追求实惠,不讲感情、道义和责任的人,必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另一方面,利己主义在本质上是和讲究精神价值相排斥的,因而也表现为唯利主义。可见,它们互为因果,互为表现。在当今商品经济下,更多的人是由于利欲膨胀、精神空虚而走向利己主义的,因此,在唯利主义与利己主义的互动关系中,唯利主义是更为根本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