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及道德嬗变探源

作 者:
杜培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道德的嬗变愈演愈烈。那么,道德何以失范?道德嬗变的根源何在?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道德失范和道德嬗变的历史根源和历史沿革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关系甚密。因此,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时期,道德总是最先受到冲击和发生变化的一个领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际,产生于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体系,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嬗变。这种嬗变,概括地讲,就是原先行之有效的伦理准则已经失范,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又未建立起来,道德建设出现“断层”。

      中国社会道德的失范和嬗变,最初发端于鸦片战争,历经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进程,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高峰,集中表现于八九十年代。鸦片战争的炮火,震裂了绵延几千年的儒家传统道德的根基。本世纪中国社会经历的几次大的变革,尤其是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历次大规模的社会震荡,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的根基被彻底摧毁。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剧烈变化,使人们既无暇顾及伦理规范体系的重建,也无法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样的速度重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规范。

      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道德一旦形成并为人们所接受,其存在和发展就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当其通过某种方式为人们所接受并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时,就以文化的方式为一定社会的人们代代相传,世世相继,其历史承传性极强。因此,近百年来,虽然儒家伦理道德的根基在理论上已被摧毁,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历史继承性和事实上的新伦理道德未曾真正建立并取代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在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的深处,儒家伦理道德依旧是人们衡量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这是一种矛盾的现实。

      近二十年来,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巨变,带动了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的变化,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为传统道德失落和传统道德的嬗变:在思想上,人们并未真正彻底地放弃儒家伦理道德,但又深感儒家伦理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希望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伦理道德;在行为上,面对已经变化了的世界,大多数人既不能、也无法继续默守儒家伦理道德的陈规,又不知道应该遵循何种新的伦理道德以规范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从而陷入了矛盾和迷茫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建设中只破旧而未立新的“断层”现象,根源于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八九十年代道德失范和道德嬗变只是近百年来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断层”的集中表现。

      二、社会经济结构巨变对传统道德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导致了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它促使人们迅速转变思想观念,以适应正在变化的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最初也是最集中地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变化上。由于传统道德观念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力量之大。超出了一般中国人的承受力,以致于冲击带来的影响,多以负面的效应表现出来。

      首先,经济行为价值的过度推广导致了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迷失。在生产关系相对稳定的传统中国社会中,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化,人们的经济行为既简约又单一,加之政治结构的专制化以及文化结构的一元化,人们易于在道德的价值评价标准上趋于同一或基本一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经济活动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行为的价值评判标准几乎被不加辨别地推行于一切社会领域。面对如此巨变,人们一方面加紧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谋求在加快自己经济行动步伐的进程中,从价值观念上也加紧对经济价值的认同;另一方面却又在什么样的行为是正义的、合理的、崇高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不合理的、鄙俗的、不道德的等等一系列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和区分上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想混乱。道德价值的评价标准迷失了。

      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迷失,在现实中表现为价值评价标准的二元性或多元性,即人们对自身或他人的任何一种行为,似乎都可以找到一种或多种价值观的肯定赞扬或否定批评的评价依据,甚至截然相反的行为也可以找到对其行为有利的文化支援。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迷失,造成了人们道德认识的极大混乱,导致了实际生活中道德行为的各种偏向。

      其次,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迷失导致道德价值取向的紊乱和行为中道德的缺乏。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传统社会中具有的那种占绝对优势的主导价值取向,以及在主导价值取向指导下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局面,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巨变。这种巨变,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主导价值缺乏引导人们行为的力度;在实际中则由于多种价值取向的并存,使人们在行为的选择中缺乏道德依据,故而表现为行为中道德的缺乏。这种状况,使人们在思想上既有对自身社会行为趋利性和利己性的追求与肯定,又有对他人行为的趋义性和利他性的需求与愿望;在行动上,既有对自身非道德性行为的宽容和谅解,又有对他人道德性行为的赞同、理解和不参与不合作。于是,当不道德行为出现时,人们大肆批判和抨击,而当他人和社会需要自身表现出道德性行为时,人们却又常常表现出道德意识淡漠和道德行为责任感的缺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