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坚持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模式,突出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中的责任与作用,无形之中致使公众自我避责倾向严重、参与水平不高,进而影响到环境状况的改善与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实际上,环境污染与公众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需要公众广泛、持续的参与。而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正接受系统教育,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大学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不仅塑造着自身环境行为,亦对其他社会群体了解和参与环境保护产生影响。此外,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有相当一部分人将来会成为决策者,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注重培育大学生环境素养,提升其环境关心与环境行为水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往往预设环境态度是环境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设计许多环境态度量表来预测环境行为,如生态态度和知识量表、新环境范式量表(NEP)、环境意识量表等①。但诸多研究发现一般环境态度对特定环境行为的预测力有限,如海因斯(Hines)等人对128项经验研究进行分析发现,一般环境态度同特定环境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35②;另有学者对17项经验研究的元分析表明,其平均相关系数仅为0.26③。进而有学者将环境态度区分为对自然环境的一般环境态度和针对某一具体环境行为的特定环境态度④。相比具体环境态度而言,一般环境态度不易受情境改变的影响,较具稳定性,因而能够超越具体情境预测多种行为,而具体环境态度则不具推广功能。我国学者亦遵循环境态度—环境行为这一研究路径,侧重探讨一般环境态度对大学生环境行为的约束作用。如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⑤,但因环境行为类型而异,环境态度是大学生私域环境行为的最有力预测因素,但对公域环境行为并无显著影响⑥;大学生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基本一致,但牵涉到自身生活时,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则产生背离现象⑦。 可见,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探讨多从个体微观层面的心理性视角出发,强调环境行为的实施是个体在心理机制作用下的自主选择过程,相对忽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宏观因素的制约作用。即既有研究侧重将环境态度界定为个体对环境这一客体以及个体对环境行为的态度,其遗漏了一项重要成分,即个体对自我的态度。于是,环境身份(Environmental identity)逐渐引起环境社会学者的重视,成为研究环境行为的崭新理论视角。 魏格特(Weigert)认为,环境身份是个体与自然环境关联并互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动态性自我概念⑧;斯代特(Stets)等人则指出环境身份是人与自然环境相关联时,所赋予自我的一系列意义;与性别、职业等身份一样,环境身份是个体多重身份体系的一种类型,并将其置于多重社会层级结构之中,提出凸显社会性的“11项环境身份量表”,包含整体环境身份以及环境身份的显著性(salience)、突出性(prominence)和承诺性(commitment)等特性的测量,且证实整体环境身份以及环境身份的显著性、突出性、承诺性对环境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亦通过环境态度间接影响环境行为⑨。另有研究发现环境身份对不同类型的环境行为有着不同的解释力,如环保主义者等身份变量对环境参与行为有27%的解释力,而对日常环境行为只有6%的解释力⑩;环境身份对环境运动有60%的解释力,相比消费行为和环境支付行为而言,环境身份对环境参与行为的解释力更大(11)。但国内关于环境身份的研究仍处于翻译引介阶段,尚无系统的实证研究(12)。 综上所述,国内外诸多研究发现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解释力较弱,原因可能在于其仅仅关注个体对环境这一客体的态度,并没有涉及个体对自我的态度。而认同理论侧重研究个体的自我态度,环境社会学则基于认同理论提出了环境身份的概念,认为环境规制、激励与监督更有利于行为主体与自然环境建立正向的互动关系,形成强环境身份,促使行为主体实施环境行为(13)。即环境身份凸显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因素的重要地位(14),能有效联结结构制约与主体能动之间的关系,进而能较好地弥补既有环境行为研究仅仅关注环境态度等心理性因素而忽视结构性因素之不足。本研究结合认同理论,引入环境身份概念,将心理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相结合,以分析环境身份、环境态度对大学生不同类型环境行为的可能影响,以推进相关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理性行为理论认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而行为实施受制于行为意向,故态度是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则认为,行为意向影响行为实施,行为意向受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的影响,故态度对行为实施有着重要影响。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和多因素整合模式亦强调环境态度借助行为意向对环境行为产生影响,并且在大多数环境行为研究模式中,环境态度/环境关心常被视为关键性变量(15)。由此,本研究提出环境态度假设: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H[,1]);环境态度直接影响环境行为的同时,亦通过环境行为意向对环境行为产生间接影响(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