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作 者:

作者简介:
叶方兴,华东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内容提要:

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方向,把握专业课程的课程属性、价值属性、特色优势,发掘、利用、转换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坚持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体”、以专业育人理念为“魂”、以各种教学形式为“用”,追求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共振”效应。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0 年 12 期

字号:

       课程思政要求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承担育人责任,要求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专业教育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要求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迫切需要揭示学理机理与实践思路。

       把握专业教育的价值方向

       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课程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专业教育关乎人才培养,如果对“为谁培养人”缺乏明确认识,育人活动就会丧失价值立场。课程思政为专业课程提供了正确价值引导,有助于确保育人正确方向。《纲要》要求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主要体现为: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在实践中时常处于“分离”的状况,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有待开发、育人效应有待提升。

       育人关乎人的思想建设和灵魂建设,重在解决人的理想信念问题。《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专业课程不仅要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培养专门人才,而且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课程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引领、完成育人目标。

       在实践中,坚持正确价值方向,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要反对“价值中立”立场。一些理工科、医学类专业课程往往被视为“价值无涉”、与思政教育无关。这种认识割裂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实际上,自然科学课程也具有价值属性,它们往往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结合,以培育科学共同体的文化观念为抓手,实现育人目标。

       把握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特点

       《纲要》将高校专业课程具体分为七类:文学、历史学、哲学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教育学类,理学、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纲要》强调:“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要充分考量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特点,把握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差异性。

       现代高等教育采取分科化、专业化的教育形式,专业课程成为高校课程的基本形态。不同学科专业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完成知识技能传授及价值引领等多重任务。专业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体量大、分量重、专业性强。因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

       不同学科专业有其自身特点,一般来说,专业课程包含三个层面的特点:一是课程的普遍特征,即专业课程具有课程的一般性特质。任何课程都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具有经验性、统整性、目的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征。二是专业课程的共性特征,即专业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独立的门类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与其他类型课程(如公共基础课程、实践类课程)相比,专业课程具有突出的专业性,它是专门化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的载体,由专业教师开展实施,遵循特殊的教学活动规律,借助专门化的教学活动,培养专业人才。三是具体学科专业课程的个性特征,即某门具体专业课程的特点。一个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表现为多门课程形成的课程群,课程群内部具体课程之间往往存在差别。

       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不仅要遵循课程论的逻辑,尊重课程的普遍规律,而且要把握专业课程门类的共性特征以及具体某门专业课程的个性特征。尤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课程性质。要对某门具体专业课程属于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理论型或技能型,基础性或应用性等作出判断。其二,价值属性。不同专业课程的价值含量与价值显示度不同,由此决定了不同专业课程的价值实现方式存在差别。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要依据不同课程的价值意蕴,挖掘思政元素,发挥育人效应。其三,特色优势。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这是专业课程相互区别的标识。特色优势能够彰显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把握这一特殊性,有助于寻找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

       推进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要反对抽象的同一思维,防止对所有专业课程不加区分地“一锅煮”,即以一种育人标准和育人要求来规定全部专业课程。应坚持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坚持课程育人的逻辑与规律;另一方面,坚持差异化原则,体现不同类型专业课程、同一专业内部不同课程的特殊性。

       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主要通过发掘、利用、转换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来实施。《纲要》要求“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并利用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是专业课程发挥育人效应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