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与本土:青年运动的新特征与新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士桢,中央团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青年与共青团、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王志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青年社会学、社会工作、志愿服务。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21世纪以来,全球性和地方性的青年运动风起云涌,不仅展现了新时期的青年力量,更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革。近年来,国际青年运动表现出诉求分化、虚拟动员、“全球议题”的特点,并呈现出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转向。在全球与本土的张力下,我国的青年集体行动呈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责任与担当、独立与理性成为主旋律。本土发展的青年集体行动,与我国重视青年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基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青年工作结构和模式是分不开的,而这些要素正是我国青年运动呈现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并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20)05-0022-10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20.05.002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球性的“青年风暴”形塑着世界格局,也为这个十年的青年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议题。以青年为行动主体的社会运动产生的巨大力量,无疑对以往的政治体系、文化规范、社会生活带来了强力的冲击,甚至引发了颠覆性的变革,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无法忽视的一种重要形式。

       将视野转到我国境内,青年运动却不太常被提及,已然成为一种渐行渐远的宏大历史叙事[1]。然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革命的不断深入,青年运动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如席卷全球的“Me Too”运动,在传入我国后,通过网络这一媒介,不仅直接使得一部分施害者受到应有惩罚,更掀起了关于“性/性别”相关问题的大讨论。在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青年运动将走向何方,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研究青年运动,首先要厘清青年运动的概念。青年运动往往被置于社会运动的框架中来考虑,说到底,青年运动的本质是青年与社会的互动。另一方面,社会运动的内涵更为丰富,它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主要运动类型,不仅包括更为世俗和常规的政治党派、压力集团以及具有运动倾向的志愿者协会,甚至包括宗派和信徒以及预言者运动[1]。在现实情境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年对推动社会运动的发生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有的是作为行动先锋,有的是主要参与者,有的青年行动甚至直接催生了社会运动。因而本文所谈的青年运动,首先便是置于社会运动的框架内的,同时,为了将青年运动的不同“情境”纳入讨论范畴中来,本文将青年运动做宽泛的定义,即将青年运动视为广大青年参与的、有组织、有目的、有一定规模和声势的群体性社会行为,是以青年为行动主体的集体行动[2],也包括广泛意义上的以青年为主体的社会思潮、社会行动和社会走向。

       一、网络时代下国际青年运动的特征与发展

       近十年来,青年运动愈发成为世界运动的主流,并具备极大的影响力。纵观来看,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具有诸多共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骚乱和诉求革命,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运动揭示了当前西方社会运动的特点,并指引着未来的方向。本文以“阿拉伯之春”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及“Me Too”运动分别代表着这一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向度触发的青年集体行动,来总结当前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西方青年运动的特征。

       (一)运动诉求:从整合到分化

       回顾以往的国际青年运动,其诉求往往在运动开始之初便已确定,在权威领袖的领导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并在约定或实现诉求后,宣告集体行动的瓦解,具有明显的整合特征。如20世纪80年代西欧社会兴起的以环保、反战等为议题的新社会运动,每次运动和抗议都具有明确的主题,抗议诉求在一开始便已确定[3]。而近些年来,青年运动的诉求却呈现出分化的特点。有的运动是由于偶然性的事件的发生才形成的,因而在运动一开始既无领导者,也没有行动纲领,更缺乏明确的诉求,且是随着运动的不断蔓延发展才逐渐展现出多元诉求。

       2010年底,突尼斯一街头商贩因不满政府人员没收其推货车及商品,引火自焚,结果竟然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集体震荡。在商贩自焚事件发生后,当地青年走向街头,为商贩鸣不平,此时参与者主要是对失业、社会保障、收入等民生问题表示不满,是自我利益的表达。但随着媒体的传播和国外势力的渗透,反对独裁、反腐败等反政府的倾向愈发明显。在大众媒体、西方势力、当地政府等多重力量的裹挟下,抗议活动的诉求不断分化,并逐渐失去控制。

       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运动诉求的分化特征也较为明显。“占领华尔街”运动最早是由一家非营利反主流文化网络杂志“广告克星”发出的,号召人们冲入曼哈顿,占领华尔街,以此来表达对美国金融制度的不满。在运动之初,抗议活动的重要口号之一是“我要工作”,致力于推动政府创立就业职位,解决失业问题。但随着抗议活动的不断深入,抗议者的目标逐渐多元化,如“结束对以色列的援助”“结束贪婪、结束贫穷、结束战争”“废除死刑”“反对种族歧视”等。可见,诉求的指向并不统一和集中,不同的参与者诉求各异,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特征,并伴随着运动的进行不断显现[4]。

       “Me Too”运动的产生和发酵主要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在运动刚开始时,并没有明确的诉求,只是作为拥有相似经历的群体发声的平台。有的受害者选择吐露自己遭受性骚扰的经历,有的则通过实名举报,试图让施害人受到法律的惩罚。但不论是出于何种意图,都是个体行动,并未指向集体诉求。随着大众媒体的介入和影响力的扩大,人们开始走上街头,抗议性骚扰行为,尤其指向工作中的性骚扰,如“还我职场游行”(Take Back The Workplace March)和“#Me Too幸存者游行”(#Me Too Survivors March)。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运动的议题不再局限在“性侵犯”“性骚扰”,有关“种族主义”“性/性别问题”等议题被不断抛出,运动诉求呈现出碎片化、多元化等分化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