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家庭伦理关系及其道德规范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1世纪转瞬就要到来。我们的世界处在一个多极化的时代,同时我们的时代往往被说成是技术飞速变化的时代,科技知识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就中国而言,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高速转型期,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念也因此剧变而不断产生矛盾和冲突。家庭,作为所有社会组织中反应社会生活变化最敏感、最迅速的单元,其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伦理关系、道德规范也必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研究解决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新时期家庭伦理关系现状分析

      (一)家庭伦理关系的模式

      要加强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建设,首先要弄清楚家庭伦理关系究竟包含有哪些内容。从类型分析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家庭伦理关系分为以下四种模式: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邻里关系。

      夫妻关系,乃人伦关系之始,也是构成家庭人伦关系的根本。没有夫妻关系,自然不会有父子兄弟姐妹关系及其它诸种关系。特别是现代社会核心家庭增多,夫妻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夫妻关系直接涉及家庭的存在、巩固、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夫妻关系是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重点。

      作为共同生活伴侣的夫妻,只有在平等互爱的前提下才能处理好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共同承担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因此,夫妻双方具有平等的人格,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从发展上着眼,夫妻关系的高层次的伦理道德要求是“双方人格的同一化”。这不是抹煞当事人原有的人格,而是说男女双方在缔结婚姻以后,要从婚姻是两个人基于爱情与信任结成的统一体的共同认识出发,发扬各自人格中好的、带有共性的方面,协调其中不和谐的方面,克服那些根本对立、坏的方面,从而达到双方人格的同一化。这种同一化就是伦理精神,也正是夫妻关系的道德本质体现。从伦理道德上调节社会成员家庭生活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巩固和发展夫妻间的爱情,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并使这种感情具有美好、崇高的伦理道德内涵。同时还要认识到,在现实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婚姻家庭义务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因素,并表现为相当广泛和具体的内容。对于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来说,只强调爱情、亲情而忽视义务,或只强调义务而忽视爱情、亲情都是片面的;只有切实做到爱情、亲情与义务的统一,才符合社会主义家庭的客观要求。

      亲子关系与兄弟姐妹关系是由夫妻关系而衍生出来的家庭伦理关系。在扩大式或联合式家庭中,亲子关系与兄弟姐妹关系将进一步扩大化。以一个父亲为例,他可能上有老(父母),下有小(子女),相互之间是亲子关系;以一个子女为例,他除了兄弟姐妹之外,可能还有叔侄、姨甥等关系。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以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独生子女的增多,这两种关系有简单化的趋势。

      亲子伦理关系,包括了父母要抚养教育好子女和子女要瞻养、尊敬老人这两方面的内容。履行父母对子女的养育这一家庭伦理道德义务,关键在于“爱”(亲情)和“教”(义务),即把抚养与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子女,首先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但不能就此止步,父母应该把对子女的爱提到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高度,按照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标准严格要求。

      从家庭伦理关系的角度分析,子女之所以应该赡养父母,主要是履行家庭伦理道德义务,而不仅仅是报恩(亲情)。此外,这里所说的赡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内容,而且包括精神生活的内容。特别是要做到尊敬与体贴,其中包括对老人有礼貌,虚心向老人学习,尊重老人的意见,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想方设法使老人幸福地度过晚年。与此同时,长辈也要以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成年子女。兄弟姐妹一奶同胞,亲如手足,在家庭生活中,彼此不但地位、人格平等,在权利与义务方面也是平等的,因此应友好相处,相互爱护,相与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邻里关系,严格地说不属于家庭伦理关系的范围,因为它既非亲缘关系,又非姻缘关系,而仅仅是一种地缘关系。但对于人类社会来说,邻里关系对家庭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既然群居必然与附近的住户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即为邻里关系。尤其是现代社会日益开放,互动频繁,那种传统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生活方式已逐渐成为过去,而“远亲不如近邻”则开始成为共识。

      由于邻里关系所涉及的都是各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加上邻里之间不但有家族姓氏、籍贯、职业、经历的不同,而且还有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文化水平、思想觉悟、风俗习惯、情趣爱好等差异,所以邻里之间不可能不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上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以团结为重,互让互谅。当然,邻里之间还要共同扶持正气,抵制歪风,对邻居中一些损害社会共同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也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教育和劝导,这也是爱护、团结邻居的一种表现。但是,对于彼此之间的一些无原则的生活摩擦和误解,则首先应该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态度去化解矛盾,各自多作自我批评。这样,邻里之间不仅不会因矛盾和纠纷产生隔阂和冲突,反而会在互让互谅中变得更加亲密和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