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争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元书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李宏宇 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

原文出处:
学术交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就是说,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了解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讨论的争论,有利于我们理解、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目的、任务、特点和途径。

      一、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什么关系,是矛盾对立的还是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对立论、阻碍论。这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是两个不相干的社会领域”,“市场经济与私有制、个人利益、等价交换、竞争结合在一起,与道德无缘。”既然搞市场经济,就应从个人利益出发,提倡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才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建设与义、善、公正、奉献、集体主义等结合在一起。”讲道德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说得更明确:“要挣钱就不能讲道德”,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冰炭难容”。这种观点多见于学者们的引述,未见独自成文者,自然也受到了学者们的批评。

      (二)蕴涵论。这种论点认为,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蕴涵着道德经济,但对市场经济中所蕴涵的道德的涵义却作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就蕴涵着道德的“因素”。(1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最基本的前提是经济主体的独立自主和对自身利益追求的自由。”这一前提是对个人利益、个人自由、自主性、主体化、个人发展和创造性等新的道德价值的肯定。(2 )“市场经济的交换法则则意味着对超经济强制和剥夺的道德否定”,“意味着交换的正义、交往的互利和平等。”(3 )市场经济的运作有其内在的道德机制。这种道德机制包括市场经济借以运用的道德原则、道德精神动力和制度化的经济正义法则。

      有些学者还进一步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蕴涵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的原则。他们认为,“个人和企业的个别劳动能否最终实现其价值,要看他们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是否最终为人民所接受。”而第三产业“体现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否则就没有经济效益。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规模经济、社会主义企业中人和人之间的团结精神则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第一种解释认为,市场经济蕴涵着对道德主体的道德“要求”。前者强调的是“因素”,后者强调的是要求。第二种解释认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突出特征是与市场经济必然要求的一致性。例如,市场经济的规范法则要求遵守等价交换、平等互利、公平竞争、遵纪守信、对社会的责任感。有的学者进一步把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市场道德规范进一步概括为:“市场义务、市场良心、市场公平、市场信誉、市场文明、市场评价”等六项内容。

      (三)双重效应论。这是多数学者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市场经济具有双重社会道德的效应。市场经济是“双刃剑”,一方面市场制度把独立人格、自主、自由、平等、权利、互助合作等现代人的道德倾向带给社会时,也把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扩展开来,甚至推到了极端。有的学者则从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律、法则、特性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双重效应。(1 )市场经济根底的价值选择之一是“经济主体的自利。”这一本质一方面肯定了个人对利益的正当追求,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可能导致见利忘义。(2)市场经济的另一根底价值选择是“经济人的自由”。 这一本质一方面否定了人身依附,肯定了个人自由自决的权利,另一方面又容易导致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3)市场经济的交换法则, 一方面可促进“平等、互利、合作、契约信用等伦理的生成”,另一方面又可能出现斤斤计较,交换原则泛化,把交换原则引入非经济领域,导致对非交换价值的否定。(4)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特性, 一方面可以激发主体精神、创造精神,甚至引发公平、正当竞争的伦理,另一方面又可能导致功利主义、弱肉强食和拜金主义。有的学者把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上述双重效应概括为“对人性的发展既有解放的作用,也有‘异化’的弊端。”

      二、对我国目前道德状况的评价问题

      对于我国目前的道德状况如何评价,在人们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学术界争论也很激烈。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爬坡论。这种意见认为,我们的社会道德“从总体上看、从实质上看,也就是从大多数人的道德要求来看,目前呈现的主流是进步,是在酝酿着向新的境界和高度攀登。”作出这一判断的根据是,目前我国社会的道德风气在发生最深刻、最有力的变化,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正在“由伪向真、由虚向实、由封闭向开放、由一元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这种意见在肯定我国目前社会道德的进步和爬坡评价的同时,也承认我国目前“还未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的状况。”

      (二)滑坡论。这种意见认为,我国目前的道德状况不是“爬坡”,客观事实是“滑坡”。“滑坡”的主要表现是:对物质生活和个人需要的过分看重,对精神生活和集体生活的普遍冷淡。概括起来就是集体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

      有的学者把中国目前的道德状况和基本特征评价为“一种无序状况,整个社会缺乏基本的道德共识和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人们在不同的社会领域、社会场合和社会群体的活动中,各自分别按照不同的、往往是相互矛盾的道德规则行事。”并认为,这种道德上的无序状况正是“我国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中的无序状况的真实反映。”认为,经济关系及经济活动的无序状况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行政权力大量介入经济活动之中,形成权力经济与市场共存的局面,权力经济与市场经济交织在一起。”这种经济关系必然导致两种结果,“其一是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大量泛滥,从而既干扰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有效运行,又败坏了社会道德;其二是导致经济活动中规则的多样化,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失去了共同遵守的规则,而是随机应变、见风使舵……互相猜忌、互不信任,于是说谎、欺骗、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等种种现象不断在社会蔓延开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