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现代化转型,社会公众的各种观念和行为范式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在新旧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中,一些有悖于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有碍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消极社会心理现象或应运而生,或重新抬头。人际关系病态心理即是典型表现。所谓人际关系病态心理主要是指当前在人际交往中的某些人从个人本位心理出发,牺牲和侵占集体、他人利益来满足私欲和私利的观念和行为。突出的表现是:唯利是图、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笔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某些人们对利益概念的偏颇认识及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出现的错位,见利忘义等错误观念和消极行为确实占有一定的市场,并且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唯利是图现象不构成社会大气候,但遇利不让,借“义”图利者却屡见不鲜,“自利”成为了人们发生联系和人际交往的中介,以至社会交往中的各种误解、偏见、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显然,这种“自利性”行为的泛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群体心理的松散化和人际交往中的纯功利性病态心理,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心理环境,磨合群体向上的聚合力及形成理性的价值世界,无疑都将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由人际猜忌到人际离散,由人际离散到人际怨恨,这一客观的社会环境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如不及时调适,会扩展为一种社会病症,既不利于当前的社会心态建设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又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拟就当前几种突出的人际关系病态心理作一透视,并从人际心理的动力层面、互动层面和价值层面上着重分析其社会危害性。 二、人际关系病态心理透视 应该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交往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并充分肯定了人们对正当的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与获取。但又从本质上提出了人们在处理利益关系冲突中所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态度问题。如果人际交往中的自利行为是以不牺牲或侵占集体、他人利益为价值取向,那么就是道德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统一观,反之则是不道德的。 1.干群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公众间的生活差距是甚微的,贫富悬殊几乎不存在,因而干群关系不存在利益上的明显矛盾,群众心理上是相对坦然的。他们一方面羡慕特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容忍特权的存在,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干部特权能够带来某些利益,但利益的获得没有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心理不平衡的限度。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与权力媲美的是金钱,有权的官员和有钱的大款同是一些人崇拜的偶像,权与钱成为人们总想射中的靶子。因而出现了今天的政治生活中发生得相当普遍的权钱交易问题。尤其令人憎恶的则是“官倒”等腐败现象。一方面是少数干部以权谋私的不廉政行为,引起了群众的义愤。一些干部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肆意受贿,中饱私囊,挥霍公款,吃喝、玩乐、享受。有的干部挪用公款炒房地产,炒股票,好端端的一个单位被他们搞糟、搞垮,换一个地方又继续做官。另一方面,由于群众对干部的腐败不廉政行为的怨恨产生失望转而引发一种逆反心理。他们认为,有干部腐败现象,就认定“官场是黑暗的,干部队伍缺少清官”。新闻媒介披露的多起群众状告有劣迹干部现象或检举无劣迹干部行为等所反映出的干群关系的紧张对立,或是由于干群利益关系上的不公正引起的矛盾冲突,或是由于群众因逆反心理造成的社会误解和偏见所引起的心理不平衡带来的矛盾。 2.同事关系。国人的同事关系历来表现为“同行生嫉妒”的社会心理。他们长期奉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古训。总是害怕别人比自己强。过去人们嫉妒人普遍只是心理上的不服气,嫉妒中还包含着对人的某些羡慕和肯定。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同事的利益关系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种由利益关系引起的同事之间的相互排除性倾向造成了他们的利益的分化,进而恶化了同事关系。时下的同行嫉妒心理突出的表现为对人的攻击与否定,背后议论人,排拨离间乃至恶人先告状的现象屡见不鲜。同事关系的私人化倾向问题也是引起利益分化、冲突的重要方面。不言而喻,私人关系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某些人以“私交”论亲疏,蓄意营造“礼尚往来”的小圈子。他们在工作上不讲原则、相互吹捧、追名图利。“私交”好的同事,不好的现象硬说成好;对缺乏“私交”的同事,却反唇相讥,甚至合谋侵害他。他们一般见利不让,从不讲道义,就是让利,也宁肯让给“私交”好的同事或其他人。现实生活中经常所见,当同行利益关系发生矛盾冲突时,往往“中庸”之人,常常成为了人们利益矛盾的受益者。看来,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引起的这种不合作的伦理问题,在未达到利益关系新的协调之前还有可能进一步深化和复杂化。可想而知,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态只能引发更多的人际猜忌和隔阂,内耗人际合力,苑囿社会活力,导致当前社会的普遍平庸无力。 3.邻里关系。过去生活在四合院里的邻里关系十分融洽,其亲密程度不次于亲戚,这是人们在朝夕相处的接触中自然形成的。人们自古至今一直都奉行“远亲不如近邻”的择居交往原则,目的是想拉近邻里相处的时空距离,寻求宽松、愉悦、互助的社会生活居住环境。而现代社会的变迁,使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松散,单元套房使人的家居生活闭塞,由于人们关门闭户,缺少了沟通,害上了“高楼病”。邻里相处表面上被一道“防盗门”所阻隔,其实是受“礼”的影响,受“利”的牵制,邻里关系名存实亡。与过去人际相处相反,家中有的人生病不愿麻烦邻里,外出多日不归也不想烦请邻里照看,就连灶台上暂缺油少盐什么的,也不想向邻里借用,生怕干扰了别人,连隔壁被盗,邻里都还不知道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事了。这些无外乎说明人们难于启齿去“礼”请他人帮忙。根源还是这其间渗透了邻里利益关系,反映了人情的伦理问题。而今人们普遍本着与邻里相处不密也不疏的态度,做到不欠人情、财情、更不欠债情。在这种没有多少人情的邻里交流中,出现邻里之间的冷漠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