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死观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继英,江苏职工医科大学社科教研室讲师,南京 210029

原文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生死问题是伴随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死问题的看法在不断地变化更新,具有时代特征,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人类生死观的演变实质上是人类自我认识在不同阶段的体现,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一、由“灵魂不死”到“生死皆自然”,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原始人在刚刚脱离动物界时,是不能区别生与死的,认为一切都是活着的、有生命的,都与人类有着相似的行为过程,狂风怒吼那是风神在向人类示威,山洪暴发那是水神在作怪,雷声轰鸣那是雷公在发脾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人慢慢体验到生与死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死去了,是什么造成了生与死之间的差别呢?原始人的认识水平是不可能正确地解释这一生死之谜的,他们把人类的生命和灵魂联系在一起,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原,生命的全部意义和寄托都在灵魂。

      中国民俗中办丧事有停灵、招魂、陪葬等仪式,应该说这些仪式的最早出现是和灵魂不死联系在一起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深信灵魂不死。在临近死亡时,苏格拉底谢绝了营救其逃亡的计划,送走了痛哭流涕的妻子,平静地和狱友谈着“灵魂不死”的哲理,他说我何必忧虑死的到来?因为死,我可以回到那智慧而善良的神身边;因为死,我能够和已逝去的亲人朋友相聚在一起;因为死,我还可以和许多其它美好的事物相伴。苏格拉底坚信“死”是神对人的召唤。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不仅深信灵魂不死,还从逻辑上、理论上系统论证了灵魂不死说。

      灵魂是不存在的,人类的生与死并不是什么灵魂的“寄居”与“离开”,而是自然现象,这点在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已为一些文人学者认识到。

      中国道家的生死观就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生死观。道家认为,人之生死是按自然规律变化的,浩瀚宇宙中,既有芸芸众生,也有万物死亡。该生的时候,人适时而来;气散的时候,人顺时而去。因此人应当顺其自然,送死迎生。庄子可以说是践行这种自然主义生死观的楷模,对生死采取了顺应自然的态度,“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在《庄子至亲》篇中记载了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妻子亡故,朋友惠旋前往追悼,只见庄子席地而坐,敲着盆在唱歌,朋友批评他做得太过分了。庄子则说,人本来就来自自然,死后又安卧在天地之间,有什么好悲痛的呢?庄子自己临死前态度也非常坦然,坚决反对弟子将其厚葬。出生不欣喜,死亡不拒绝,“不乐寿,不衰夭”(《天地》)这就是道家自然主义的生死观。

      三国时吴人杨泉在其所著《物理论》一书中是这样论述生与死的,“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死,犹澌也,灭也。譬如火焉,薪尽而火灭,则无光矣。故灭火之余,无遗炎矣。人死之后,无遗魂矣。”梁人范缜在其《神灭论》中则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神”即灵魂,“形”即身体)。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杨泉、何承天、范缜等人都力图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人的生与死,并形成了一个流派,同时对灵魂不死这种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领袖狄德罗以及无神论代表人物霍尔巴赫也对灵魂不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二、由“长生不死”到“安乐死”,死亡态度的演变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死亡令人恐惧,“死”对生者的威胁在于:人生前所拥有的财富、亲情、快乐将化为乌有;人生前占有的地位、获得的名誉将不复存在;还有死者临终前的伤感、惨状,沉痛的丧葬仪式,以及死后尸体的腐臭都会使生者情不自禁地对死产生恐惧感。

      恐惧死必然看重生。《吕氏春秋·贵生》云:“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生是天下最宝贵的,要善待生命。贵生、重生自然会引导人去追求长生不死,中华民族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传说中的彭祖活了八百岁;《神农经》曰:“玉桃服之,长生不死”;《淮南子》曰:“丹水,饮之不死”;《神异经》曰:“西北荒中有酒泉,人饮此酒,酒美如肉,清如镜,……饮此酒人,不死长生。”以上记载包含了上古之人对长生不死的追求。秦始皇曾多次派遣大量的方士去大海寻找神仙,求取长生仙药,结果均告失败。“求”药不成,先秦方士转而“炼”药,即采用冶金技术来炼制“仙丹妙药”,从此出现了炼丹术,以至到魏晋南北朝时炼丹服石成风。为了长生不死,人们还特别注意养生,中国的养生理论可以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安乐死,英文为“euthanasia”,源于希腊语,意为无痛苦地幸福地死亡。这一行为也源于古希腊,最初安乐死实施的对象是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到中世纪时,一些西方国家已出现了有关安乐死的法规和实践。中世纪鼠疫大流行时,人群中一人染上了鼠疫,其它所有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要被实施安乐死。应该说,古代、近代的安乐死思想还处于萌芽时期,能够自愿接受安乐死的人也很少。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化和文明不断进步,人类的健康水准不断提高,寿命普遍延长,急性、烈性传染病很少发生,导致死亡的大都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慢性病的病程长、痛苦大、疗效差、消耗高,于是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前人提出的安乐死,以至整个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提倡安乐死的热潮。美国、荷兰等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立了“自愿安乐死协会”。我国安乐死的讨论开始于80年代,1984年宏志在《北京日报》发表了“谈谈实行安乐死”,此后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