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加剧。面对转型期社会理想的亵辱、道德滑坡、精神沦丧的严峻现实以及传统德育面临的冲击与挑战,我们不得不深思,学校德育怎样发挥其价值引导和灵魂塑造的功能,以迎接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激荡?本文从人的行为的主要归因——需要出发,试对新形势下德育的运行机制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一、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体系的理论基石。 现代德育科学化的历程是伴随着对人,特别是关于人的行为归因的认识而发展的。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把人的行为归因于环境、社会文化、榜样、强化等外部条件,认为一个人只要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便可出现好的品德。认知学派(皮亚杰、柯尔伯格等)则认为“大部分的罪行和不道德的举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由于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健全概念所形成的”,片面强调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的灌输。 现代德育理论在人的行为归因上已由注意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因素,并向综合因素发展。例如,新精神分析派(艾里克森)提出的需要与动机内驱作用的人格理论和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等)提出的“需要层次说”。特别是温勒提出的“场动力论”,把人的需要作为内部趋动力,认为人的行为发生取决于这种趋动力的强度,而不是外在因素。前苏联对品德的研究则从整体方面来考虑,提出“动力区”理论,认为德育是对需要的培养。 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他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 强调了需要是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为现代德育科学化和现代德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起源于需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进行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力。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从需要的主体看,可分为集体需要和个体需要;从需要的内容分,可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诸多需要中的一种独立形式。它是主体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社会表现形式,表现主体在实现物质和精神的价值对象过程中对有利于人类和自身生存发展的社会关系的追求、占有以及在社会关系中获得肯定,完善和超越的意向。个体道德需要的形式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实现了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的统一,标志着道德教育由他律转向了自律。因此,(1)以道德需要为核心, 可使道德教育体系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上,既有社会根源,也有人性基础。(2)以道德需要为核心, 意味着在道德教育体系中搭起了一座由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行为转化的桥梁。 二、道德需要的激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以道德需要为核心是学校德育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其重要误区之一是把德育过程看作单纯的外铄过程,重道德知识的外部灌输而忽视学生品德的内化。衡量学校德育质量的标准也局限于道德要求是否正确和明确,学生是否服从道德要求。治标不治本的教育导致了“天天讲,天天犯”,或出现言行脱节和双重人格现象。尤其在当今转型期社会,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思想尤为复杂,单纯的说服教育渐减其威,以至招架无力。学校德育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低谷?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长期以来,受认知理论思想的影响,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条根深蒂固的观念:学生的错误行为均源于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因而把提高思想认识作为教育的唯一途径或德育工作的终结。从“文革”背语录到当今流行的训话,写检讨,均停留在认识阶段,没有进一步将这种认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以成为其行动的指针。道德内化是指学生将外在的社会道德需求转化为自我要求的过程,个体对道德的心理需要与愿望是实现道德内化的直接动力,它通过人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来促进社会认知、加深对道德价值的认识,推动自我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一般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过程。道德信念是深刻道德认识、强烈道德情感和顽强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是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然而,信念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信念的强度不仅取决于某种思想、理论的正确程度,更主要取决于人的需要。道德信念的培养关键是道德需要的培养。因此,道德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并进一步将这种认识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外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际需要是基础,道德认识是中介,个体道德需要的形成是核心,“自动化”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最终目的。 转变道德行为的归因观念,构建以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德育激励机制,以学生能否将正确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信念和行为品质为衡量学校德育效果好坏的标准,实现道德教育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学校德育才能经受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从而摆脱目前困境,走出德育低谷。 三、以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德育激励机制的运行策略。 道德需要是需要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构成个体道德品质的核心内容。然而,如何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个体道德需要并激活其道德需要以指导道德行为呢?我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