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538/j.cnki.fem.20200807.10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20)09-0003-16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商业模式创新带来了巨大机遇,涌现了许多革命性的新型商业模式。比如,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底层技术逻辑的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成为21世纪以来最为显著的商业模式创新(冯华和陈亚琦,2016)。新兴技术引发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快速实现新兴技术或核心产品的商业化(Chesbrough,2010;Vidal和Mitchell,2013;吴晓波和赵子溢,2017),推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物流、消费和材料再利用的全面创新,产品、服务的资源利用和定制更加高效,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和水平获得跃升。然而,越来越多的新型商业模式在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对社会公众利益、社会秩序甚至社会进步造成损害,结果是这些新型商业模式的合法性受到严重质疑,反过来影响新型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潜能,使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 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商业模式创新,并逐步转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负责任创新导向下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是对传统商业模式创新的超越,强调商业模式创新在实现经济可持续性的同时,主动寻求将社会机会嵌入企业的战略制定与商业模式设计,最终为多元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大的环境和社会价值(Bessant,2013;Porter和Kramer,2011)。然而,既有研究过分聚焦于传统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前因和动态实现过程,忽视了在新一轮技术应用范式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可持续性问题。对于传统商业模式与可持续性商业模式之间的转化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状态,缺乏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概念的系统性澄清,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设计场景、驱动因素和实现方式更是没有系统梳理、深度挖掘和逻辑化建构。 鉴于此,本文基于Business Source Complete、Econlit、Emerald Journals、Jstor、Proquest和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沿着“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可持续性商业模式与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文献检索逻辑,以“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可持续性(sustainbility)”“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可持续性商业模式(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可持续性创新(sustainable innovation)”为主题词、标题词或关键词进行组合搭配,人工筛选后共获得2000-2019年间相关中英文文献351篇。本文从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和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两个关键研究视角,按照“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内涵理解与实现场景—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过程”的逻辑框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总结出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多种视角,指出深化未来研究的方向。 二、从传统商业模式迈向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内涵理解与设计场景 可持续性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是两个具有本质差别的概念,呈现不同的内涵特征。从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绩效来看,传统商业模式一般聚焦于经济影响力,即通过新的交易结构、价值主张、价值交互界面、价值创造网络实现市场逻辑导向下的经济价值最大化,从而迅速获取市场竞争优势,表现为“高经济影响力—低社会环境影响力”的价值创造绩效框架(Hope和Moehler,2015)。可持续性商业模式旨在采用积极主动的多利益相关方管理,寻求同时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商业解决方案,有效减少商业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有害影响,增进商业模式的社会价值创造,属于“高经济影响—高社会环境影响”的商业模式。这意味着可持续性商业模式是商业模式设计中区别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另一个子集,处于营利性商业动机和社会影响潜力的混合交叉点(Geissdoerfer等,2018;Hope,2018)。 (一)多重视角下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内涵深化与延扩 目前对于商业模式的综合性理解几乎都隐含地指向传统商业模式,对于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内涵解读也是沿着传统商业模式的逻辑予以解构,并主要从三重底线视角、利益相关方视角、企业战略视角、组织管理与资源整合视角进行了深化。 1.三重底线视角下的内涵延扩 对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第一种理解是以盈利模式与交易结构的商业模式认知观为基础并予以延伸。在这一认知观下,商业模式被看作是一种支持客户价值主张的逻辑,以及为企业提供价值收入和成本设计的交易结构(Teece,2010)。Amit和Zott(2001)将商业模式描述成交易内容、结构和治理的设计,以便利用商业机会来创造价值;Knyphausen等(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如何盈利的一种简化形式,即回答企业在市场中如何赚钱,如何以适当成本向客户交付价值的基本经济逻辑问题;Morris等(2005)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利润产生的逻辑函数,相关的决策变量包括收入来源、定价方法、成本结构、利润和预期数量。在盈利模式的认知框架下,商业模式也被看作是支持技术创新的盈利手段,甚至是技术创新的末端商业化应用创新。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认为商业模式是“将技术潜力与经济价值实现联系起来的启发式逻辑”,是一种“投入—产出”的连贯性分析框架,它将技术特征和潜力作为投入,通过客户和市场将其转化为经济产出。Doganova和Eyquem-Renault(2009)提出商业模式是一种基于技术的盈利手段,它使企业家能够探索新市场,并通过促进技术经济网络的建设创新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