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20)08-0001-08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逐渐被挖掘,知识流动活力凸显,知识创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效的知识吸收成为国家提高竞争力的关键[1]。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创新能力迅速提升。2018年7月10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17大创新型经济体,仅低于西欧、北美发达经济体和东亚的日本和韩国[2]。在参与全球知识流动过程中,中国积极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和吸收全球创新资源,目前已成功实现从知识流动低水平区域向高水平区域的转变,并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3-4]。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中国不仅吸收、利用外部知识,同时也逐渐将自身创造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传播、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5]。然而现有关于中国对外跨境知识溢出的地理格局和具体影响因素研究落后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对外技术扩散现象。 对中国跨境知识溢出的地理格局研究主要关注发达国家对华知识溢出是否促进新兴工业化国家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增长[6-8]以及中国如何从发达国家的知识溢出中受益(主要通过贸易[9-10]、外商直接投资[11-12]、对外直接投资[13-14]等方式)等议题。随着中国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同时关注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反向溢出效应[15-16]。通过对中国ICT产业的分析,Guo等发现,中国本地企业的自主创新对外资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17],这一发现也印证了Liu等人提出的“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知识溢出是双行道”的观点[18]。通过访谈调研中资跨国企业在德国跨国收购中的知识转移过程,Haasis等也发现了相似的结论,中资跨国企业与德国被收购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是双向的[19]。另外,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分析特定领域(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的全球技术动态,发现中国的技术转移在逐渐打破传统的以南北技术转移为主的国际技术转移格局,南南技术转让、合作现象日趋明显[20-22]。不难发现,中国对外跨境知识溢出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也影响发达国家。然而,这些研究多是针对个别企业、个别产业的案例研究,基于国家层面统计数据分析的研究尚不多见,中国对外跨境知识溢出主要影响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尚不明晰。 对中国跨境知识溢出影响机制的研究则主要关注对华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地理距离、知识通道通达性和东道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层级是主要的关注因素。东道国的技术吸收能力是影响知识溢出效果的主要因素。东道国只有具备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将外部知识内部化、调整外部知识和技术使之与内部特有的流程和规程相适应,进而产生新知识[23]。知识溢出强度随着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加而增加[24-26]。地理距离影响知识溢出的机理在于知识传播需要空间交易成本,知识的累积性也使知识溢出具有空间局域性[27]。虽然发达的通信技术和便利的交通降低了知识的运输成本,但是地理距离对知识流动空间过程的影响依然存在[28-29]。知识通道是知识溢出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通畅的知识通道有利于知识溢出,反之则阻碍知识溢出[30-31]。Bathelt等发现来自于加拿大集群的公司都更倾向于在中国同一领域的集群中投资,表明构成知识网络的特定区域之间的知识通道只受惠于网络内成员[32]。Bathelt等还认为,知识通道越多,本地集群内公司受益于本地蜂鸣的质量和价值就越高[33]。另外,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呈现出“等级效应”。通过分析1981-1985、1991-1995和2001-2005年三个时期的世界各国(地区)USPTO实用专利引用数据,Chen等发现国际知识扩散具有明显的核心—外围结构,大多数知识流动发生在核心国家间,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之间存在广泛的知识流动但强度不大,而边缘国家间的知识流动少[34]。基于全球52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引文数据,刘云等的研究也表明参与国的知识网络位置越核心,知识流量越大[35]。与地理格局的研究类似,关于中国对外知识溢出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综上,本文拟解决两个问题:①中国对外跨境知识溢出的地理格局是怎样的?②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地理距离、知识通道通达性和东道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层级等四类因素是否在中国对外跨境知识溢出中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据此,基于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PATSTAT)2003-2012年国家间专利引用数据,以中国专利被引为分析对象,本文从宏观层面分析研究中国对外跨境知识溢出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旨在展现中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中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创新知识的贡献,丰富跨境知识溢出的研究。 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专利引用是一个成熟且客观的测度知识流动与溢出的指标[36],通过分析专利引用可以对无形的知识溢出进行追踪[29]。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欧洲专利局(European Patenting Office,EPO)开发的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PATSTAT),包括专利信息、发明者信息、引证记录、发明人及专利权人地址,以分析各国(或地区)专利引证情况。PATSTAT是目前世界上收录最全的专利数据库,也是学者们常用的数据来源[37]。考虑到专利通常需要4-5年的时滞才能从公开达到引用峰值[38],且中国早期专利的引用现象不明显,故本文选取2003-2012年这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从2003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中国PATSTAT专利被引共计249948次。文中的中国指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模型中具体指标选取如下: ①跨境知识溢出。虽然知识溢出不能被直接观测,但专利引用能把无形的知识溢出过程显性化,从而得到知识溢出的路径和强度[29],因此本文使用中国大陆专利年度被引数量衡量知识溢出的强度。这一数据来源于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 ②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目前学者们已从研发、人力资本、金融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角度诠释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的概念、内涵及影响作用[39],而基于技术能力(研发)衡量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是学者们普遍采用的视角,为此本文从东道国技术能力(研发)来衡量东道国技术吸收能力。本文主要从研发投入和产出角度出发,采用东道国的人均专利申请数量、研发经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3个指标。其中,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来自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