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视角下的产业价值链与空间升级研究框架与展望

作者简介:
朱晟君(1984- ),男,安徽淮北人,研究员,博导,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升级、全球化与区域发展,E-mail:zhus@pku.edu.cn,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黄永源,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胡晓辉,通信作者(1982- ),男,浙江湖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演化经济地理与地方产业动态、老工业区重塑和区域经济弹性,E-mail:xhhugeo@gmail.com,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驱动下,中国积极加入全球化进程并快速实现产业升级。进入21世纪后,在面临成本上升和制度环境变化等诸多危机和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这从根本上重塑了产业组织和空间结构,改变着中国制造业在地方、区域乃至全球出口市场中的角色功能和影响力。基于文献分析,论文将产业升级划分为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2种模式,并分别从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尺度视角下探讨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机制及其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现象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产业升级的2个侧面,综合两者的分析框架能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产业升级的现状;②中国产业在升级模式上体现了复杂多样性,已有研究关注的产业升级模式较为单一,未来应更加关注中国产业升级路径和方式的非线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③中国产业升级是由全球、国家、区域、地方、企业等多重尺度力量相互耦合下共同驱动的,透过多元地理尺度融合的分析框架解读产业价值链升级和空间升级机制,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产业的发展和赶超之路。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6 期

字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同时还取决于当地企业能否通过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1-2]。产业升级成为学术界和决策者们的主要议题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对产业升级的研究或从单一尺度视角入手,或关注某种特定类型升级,或追踪某个特定区域的升级轨迹,但忽视了不同尺度要素的交叉性、不同类型升级的共生性以及不同区域升级轨迹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全面、系统地理解产业升级过程和机制仍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议题。

       改革开放前,在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导向的工业化战略指导下,中国逐渐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由于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的变化,全球价值链中位于“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开始寻找新的承接地。在此基础上,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3]。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转型的推进,中国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4-5]。中国制造业凭借低廉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宽松的制度环境等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制造业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承接欧美、东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两头在外”的产业发展模式[6-9]。近年来,这种高度依赖低成本、低工资和低技术的生产模式逐渐受到挑战,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多重压力下展开新一轮的产业升级[9-10]。一方面,中国企业主要负责低附加值和低端生产环节,而高附加值和上下游环节仍被控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手中。这种“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方式容易被跨国公司“俘获”而产生“低端锁定”现象,“微笑曲线”向两端升级时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11]。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首先,制造业发展的传统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减弱,多种生产要素的供需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12]。从供给需求结构来看,中国供给侧的生产总成本显著上升,包括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环境和生态成本,而需求侧包含投资、消费在内的总需求疲软,中国经济出现“经济结构减速”的现象[13-15]。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中国制造业需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型逐渐转向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同时,在工业化后期中国的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与挑战,例如产能过剩问题遍及中国主要工业行业,而工业革命则对中国制造业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生产高质量、复杂的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6]。因此,在多重压力下,如何科学理解当下中国产业升级的模式、动力机制和演化过程,促成国家和区域产业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地理学新的研究命题,对中国制造业升级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产业升级的文献进行细致梳理,根据学科视角和理论工具的差异,界定并探讨了产业升级的2种主要模式,即价值链升级模式和空间升级模式。前者认为产业升级即产业价值链的提升,企业(间)在技术创新、成本节约、产品质量、生产功能、企业网络和市场发展等方面的提升和多元化,能够逐步提高产业的价值俘获能力,提升企业/产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从而实现升级。后者则强调产业升级的地方性和空间性,即产业升级是一个涉及空间多尺度力量的、空间重构的动态过程。特定地方社会文化资产的组合,跨区资源的整合、网络化生产和劳动分工,以及更大地理尺度(如国家和区域)的产业上下游联系、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协作分工体系,均是产业升级在空间上的体现。尽管两者模式各自均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却较为单一地(非此即彼地)被用于产业升级研究中,2种视角缺乏互动和融合,难以解释当下多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产业升级多元机制和过程。基于此,本文从研究视角上探讨了2种模式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指出了两者互补和融合的必要性。此外,本文强调产业升级的地理性和尺度性,提炼出一个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产业升级机制的多尺度融合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容纳了企业、地方、区域、国家和全球多尺度下各自产业升级的机制和多尺度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多尺度融合的视角分析产业价值链和空间升级的机制,弥补了单一视角上的不足,为当下和未来中国产业升级的复杂多元机制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展望。

       1 产业升级模式

       对经济学和管理学者而言,产业升级指生产者提升产品质量、加快生产效率或改进生产技能的过程[1,17-18],即生产组织结构的重组。学者们较早地从价值链角度出发,将产业升级定义为制造业企业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力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一种经济角色转变过程[19-22]。核心内涵是产业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的提升[23]。Humphrey等[19]从全球价值链理论出发,进一步将产品生产的价值链分为从低到高,依次推进的4个环节:组装、原始设备制造(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原始设计制造(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ODM)和原始品牌制造(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OBM)。当企业、产业和区域从一个环节进入下一个环节时就实现了产业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