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协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并因地制宜地优化耕地利用模式,是政府和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议题[1-3]。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8亿人需要养活,然而耕地面积却一直波动变化,2012年以来呈现净减少趋势[4],这给全世界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压力。虽然高效集约利用耕地可以缓解资源刚性约束和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窘境,但过度的耕地集约利用和农用化学品持续投入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尤为典型的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2016年我国的化肥施用强度接近国际公认安全上限(225kg/hm[2])的2倍[5,6]。因此,耕地利用模式的转型及隐性产能损失不容忽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原国家农业部发布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继续提倡鼓励节肥、节药行动,强调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不难发现,新时代中国的耕地利用正在面临重要转型,对耕地集约利用的部分观点和发展规律也渐渐得以制度性澄清和法制性修正。在当前气候变化、科技变革、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生态退耕与占补平衡制度等接续深入实施,中国仍应坚持“紧平衡”的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由于农户生计转型与区域耕地利用模式的时空错配,以投入/产出结构的科学配置为基础,多维度推动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成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下解析“新三农”科学问题的重要一环。 着眼我国“新三农”问题的价值意蕴,需要坚持思想认知与科学实践相统一: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深化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促进农村空间的包容增长;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农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引导、培育农民成为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主体,继而转向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系统实践。可持续集约化以存量耕地的集约利用为目标,以正向调节土地投入/产出关系、减轻环境响应压力为过程,突破资源约束背景下集约利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倒逼有限的土地可持续地提供物质生产与功能服务[7]。从目标内涵来看,农业可持续集约化的研究集合包含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体现为从农业科学问题的显隐互鉴到以耕地利用研究为主。农业可持续集约化研究已林立于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热点和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围绕该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并遵照研究逻辑初步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与辨析[8-10]。作为农业可持续集约化的核心目标和破解“新三农”问题的关键路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生态集约化的内涵究竟有何差异?“新三农”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提出究竟有何启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研究框架应如何构建?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梳理了国际可持续集约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新三农”视域,分析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逻辑本源,从学理辨析、水平测度、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方面厘清耕地利用系统基本问题域并阐释其研究主题,构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研究框架,为深入推进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表1 可持续集约化内涵演化 Table 1 Evolution of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connotation
作者 | 主要内涵 | 时间/年 | 参考文献 | |
Agency for Agricultural | 通过环境评估的综合反馈结果,协调改善水生环境与其他 | 1983 | [8] |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促进沿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 | |
Pretty | 保护或使自然资源再生的同时产量持续增加 | 1997 | [9] | |
Altieri | 控制投入和产出,提高生产率或产出,保证系统和环境的完整性 | 1999 | [11] | |
Ruben等 | 增加土地和劳动力的报酬,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 2000 | [12] | |
Ruben等 | 以更新改良后的技术投入为底层驱动,注重发挥自然、社会和人力资本资产的集约化效应,降低对环境的伤害 | 2006 | [13] | |
FAO;Pretty等 | 减小环境负面影响,增加自然资本贡献和环境服务流,获得更多的产出 | 2009 | [14] | |
| | 2011 | [15] | |
| | 2011 | [16] | |
Campbell等 | 农业生态可持续集约化,整合生态原则,减少环境影响,通过生物多样性维护农业系统 | 2014 | [17] | |
Mahon等 | 根据具体的耕作类型和规模,考虑粮食系统的社会和政治层面 | 2017 | [18] | |